归脾丸(归脾丸和逍遥丸一起吃的功效和作用)

维修知识 2025.02.18 1

目录:

归脾丸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国家基本药物 3 概述 4 归脾丸药典标准

4.1 品名 4.2 处方 4.3 制法 4.4 性状 4.5 鉴别 4.6 检查 4.7 含量测定

4.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4.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4.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4.7.4 测定法

4.8 功能与主治 4.9 用法与用量 4.10 规格 4.11 贮藏 4.12 版本

5 归脾丸中药部颁标准

5.1 剂型 5.2 拼音名 5.3 标准编号 5.4 制法 5.5 性状 5.6 鉴别 5.7 检查 5.8 功能与主治 5.9 用法与用量 5.10 规格 5.11 贮藏

6 归脾丸说明书

6.1 药品名称 6.2 药品汉语拼音 6.3 剂型 6.4 性状 6.5 归脾丸的主要成份 6.6 归脾丸的功能主治 6.7 归脾丸的用法用量液册 6.8 注意事项 6.9 归脾丸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6.10 备注

7 《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方之归脾丸

7.1 组成 7.2 归脾丸的用法用量 7.3 功能主治 7.4 方解 7.5 归脾丸的药理作用

8 《医学六要·治法汇》卷七之归脾丸

8.1 组成 8.2 功能主治 8.3 归脾丸的用法用量

9 参考资料 附:

* 归脾丸相关药品说明书其它版本

1 拼音

guī pí wán

2 国家基本药物

与归脾丸有关的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信息

序号 基本药物

目录序号 药品名称 剂型 规格 单位 零售指

导价格 类别 备注 409 35 归脾丸 蜜丸 9g 丸 0.66 中成药部分 * 410 35 归脾丸 蜜丸 54g 瓶模备 4 中成药部分 411 35 归脾丸 蜜丸 72g 瓶 5.3 中成药部分 412 35 归脾丸 蜜丸 120g 瓶 8.8 中成药部分 413 35 归脾丸 蜜丸 200g 瓶 14.7 中成药部分 414 35 归脾丸 水蜜丸 6g 袋 0.67 中成药部分 *△ 415 35 归脾丸 水蜜丸 36g 瓶 3.5 中成药部分 416 35 归脾丸 水蜜丸 40g 瓶 3.9 中旦埋毁成药部分 417 35 归脾丸 水蜜丸 60g 瓶 5.7 中成药部分 418 35 归脾丸 浓缩丸 200丸 瓶 8.7 中成药部分 *△ 419 35 归脾丸 浓缩丸 96丸 瓶 4.3 中成药部分 420 35 归脾丸 浓缩丸 180丸 瓶 7.9 中成药部分 421 35 归脾丸 浓缩丸 192丸 瓶 8.4 中成药部分 422 35 归脾丸 浓缩丸 240丸 瓶 10.4 中成药部分 423 35 归脾丸 浓缩丸 360丸 瓶 15.3 中成药部分

注:

1、表中备注栏标注“*”的剂型规格为代表品。

2、表中备注栏加注“△”的剂型规格,及同剂型的其他规格为临时价格。

3、备注栏中标示用法用量的剂型规格,该剂型中其他规格的价格是基于相同用法用量,按《药品差比价规 则》计算的。

4、表中剂型栏中标注的“蜜丸”,包括小蜜丸和大蜜丸。

3 概述

归脾丸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两首。《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记载有此中成药的部颁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成药的药典标准。

4 归脾丸药典标准 4.1 品名

归脾丸

Guipi Wan

4.2 处方

党参80g、炒白术160g、炙黄芪80g、炙甘草40g、茯苓160g、制远志160g、炒酸枣仁80g、龙眼肉160g、当归160g、木香40g、大枣(去核)40g

4.3 制法

以上十一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25~40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80~9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4.4 性状

本品为棕褐色的水蜜丸、小蜜丸或大蜜丸;气微,味甘而后微苦、辛。

4.5 鉴别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不规则分枝状团块无色,遇水合氯醛试液溶化;菌丝无色或淡棕色,直径4~6μm(茯苓)。内种皮细胞棕黄色,表面观多角形或类方形,垂周壁连珠状增厚(炒酸枣仁)。纤维成束或散离,多碎断,壁厚,表面有纵裂纹,两端断裂成帚状或较平截(炙黄芪)。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炙甘草)。网纹导管直径约至90μm(木香)。草酸钙针晶细小,不规则地充塞于薄壁细胞中(白术)。

(2)取[含量测定]项下的供试品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党参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15:5: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在日光下检视,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取[含量测定]项下的供试品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芪甲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水(13:7:2)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4)取本品水蜜丸6g,研碎;或取小蜜丸或大蜜丸9g,剪碎,加盐酸无水乙醇溶液(10→100)20ml,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加水30ml,用三氯甲烷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三氯甲烷液,蒸干,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远志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冰醋酸(14:8: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5)取本品水蜜丸6g,研碎;或取小蜜丸或大蜜丸9g,剪碎,加甲醇20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当归对照药材1g,加甲醇2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6)取本品水蜜丸9g,研碎;或取小蜜丸或大蜜丸12g,剪碎,加硅藻土适量,研匀。加乙醚5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木香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对照药材溶液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丙酮(10: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4.6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 A)。

4.7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D)测定。

4.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32:68)为流动相;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理论板数按黄芪甲苷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

4.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黄芪甲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2mg的溶液,即得。

4.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水蜜丸适量,研碎,取10g,精密称定:或取小蜜丸适量,剪碎,取15g,精密称定;或取重量差异项下的大蜜丸,剪碎,混匀,取15g,精密称定。精密加入甲醇100ml,称定重量,密塞,冷浸过夜,加热回流2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0ml,蒸干,残渣加水10ml,微热使溶解,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4次,每次40ml,合并正丁醇提取液,用浓氨试液充分洗涤3次,每次40ml,弃去洗涤液,正丁醇液蒸干,残渣用甲醇溶解,并转移至5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4.7.4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μl与20μl、供试品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以外标两点法对数方程计算,即得。

本品含炙黄芪以黄芪甲苷(C41H68O14)计,水蜜丸每1g不得少于0.10mg,小蜜丸每1g不得少于57μg,大蜜丸每丸不得少于0.52mg。

4.8 功能与主治

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崩漏便血。

4.9 用法与用量

用温开水或生姜汤送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3次。

4.10 规格

大蜜丸每丸重9g

4.11 贮藏

密封。

4.12 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5 归脾丸中药部颁标准 5.1 剂型

浓缩丸

5.2 拼音名

Guipi Wan

5.3 标准编号

WS3B130393 党参 80g 白术(炒) 160g 黄芪(蜜炙) 80g 甘草(蜜炙) 40g 茯苓 160g 远志(制) 160g 酸枣 40g 龙眼肉 160g 当归 160g 木香 40g

5.4 制法

以上十一味,党参、当归、甘草、木香粉碎成细粉,其余白术等七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 3小时,第二次 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0~1.35(20℃)的稠膏,与上述粉末混匀,制丸,干燥,打光,即得。

5.5 性状

本品为棕色的浓缩丸;气香微,味甘而后微苦、辛。

5.6 鉴别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木纤维多成束,黄色,呈长梭形,壁厚,纹孔口呈横状或人字形。乳汁管直径12~15μm ,含细小颗粒状物。薄壁细胞纺缍形,壁略厚,有极微细的斜向错纹理。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以钙方晶,形成晶纤维。

5.7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 8页)

5.8 功能与主治

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倦乏力,食欲不振,崩漏便血。

5.9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 8~10丸,一日 3次。

5.10 规格

每 8丸相当于原生药 3g

5.11 贮藏

密封。

6 归脾丸说明书 6.1 药品名称

归脾丸

6.2 药品汉语拼音

Guipi Wan

6.3 剂型

大蜜丸每丸重9g

6.4 性状

归脾丸为棕褐色的水蜜丸、小蜜丸或大蜜丸;气微,味甘而后微苦、辛。

6.5 归脾丸的主要成份

党参、黄芪、酸枣仁、当归、茯苓、远志、龙眼肉、白术、木香、大枣、甘草等。

6.6 归脾丸的功能主治

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崩漏便血。

6.7 归脾丸的用法用量

用温开水或生姜汤送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3次。

6.8 注意事项

1.忌不易消化食物。

2.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

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服药4周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6.对归脾丸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7.归脾丸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9.请将归脾丸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归脾丸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6.9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6.10 备注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7 《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方之归脾丸

归脾丸又名人参归脾丸,即归脾汤作蜜丸,治证同[1]。

7.1 组成

人参、炒白术、炒黄芪、茯苓、龙眼肉、当归、远志、炒酸枣仁各一钱,木香、炙甘草各五分[1]。

7.2 归脾丸的用法用量

加姜、枣,水煎服[1]。

7.3 功能主治

功能健脾养心,益气补血[1]。主治脾经失血少寐,发热盗汗;或思虑伤脾,不能摄血,以致妄行;或健忘怔忡,惊悸不寐;或心脾伤痛,嗜卧少食;或忧思伤脾,血虚发热;或肢体作痛,大便不调,或经候不准;或瘰疬流注,不能消散溃敛[1]。

7.4 方解

方中参、术、苓、草补气健脾;当归、黄芪补气生血;龙眼肉、酸枣仁,远志养心安神;木香理气醒脾;生姜、大枣调和营卫[1]。诸药合用,能补益心脾[1]。气旺血生,则失眠。惊悸、健忘诸症自愈[1]。

7.5 药理作用

可升高烫伤休克动物的血压,促进休克期肠管收缩运动的恢复,改善消化道症状,使呼吸加强加快,血糖上升,有助于抗休克[1]。

8 《医学六要·治法汇》卷七之归脾丸 8.1 组成

黄耆1钱,龙眼肉1钱,酸枣仁1钱(炒),人参1钱,木香2分,甘草(炙)2分半。

8.2 功能主治

《医学六要·治法汇》卷七之归脾丸主治思伤脾,神不归于脾而健忘怔忡。

8.3 归脾丸的用法用量

中药名方归脾丸,还能治疗6种病,让人佩服!附食用禁忌人群

刘女士(化名),50岁,是位工人,一直以来身体都非常 健康 ,但是近段时间来,一直反反复复腹痛和腹泻,每天腹泻3-4次森逗,大便成稀水状,每一次吃完饭之后,这些症状汪仔就会减轻。另外,吃了辛辣刺激的食物之后,也会再次加重。

后来,刘女士找了位中医进行和治疗,发现自己脾胃虚弱,后来医生给她开了归脾丸,她吃了几个疗程,相关的症状就减轻了。

归脾丸是比较常见的补气健脾的经典方,但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归脾丸有了更大的作用。

归脾丸由白术、黄芪、党参等12味中药组成的归脾丸是常见的中成药,具有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的功效。近年来,经过临床不断的实践和研究证实,归脾丸还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因此,深受大众的喜爱。

失眠: 连续3周以上无法达到正常的睡眠时间,并且伴有入睡困难症状的,即为失眠,归脾丸中的党参能够起到镇静作用,黄芪能够促进神经细胞损伤的恢复,因此对于有失眠问题的人来说,归脾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临床试验表明,归脾丸可用于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尤其是气血两虚型小儿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1个月为一个疗程,长期服用,1-2个疗程能有明显的效果。

贫血: 有人曾用归脾丸治疗26例缺铁性贫血,在坚持用药30天后,其中有18例贫血患者出现明显改善,只有2例没有任何效果,简单来说,用归脾丸给26例缺铁性贫血治疗中,总有效率高达92.3%。

胃十二指肠溃疡: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黏膜发生的炎症和坏死性病变,深达或穿透黏膜肌层导致的溃疡就是消化性溃疡,其中最近的是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而用归脾丸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时,效果十分明显。

抑郁症: 以心境低落为主的抑郁症又称为抑郁障碍,阿米替林是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具有较强的镇静作用,归脾丸中的远志、酸枣仁以及龙眼肉具有补心益脾、安神定志的作用。阿米替林合用归脾丸治疗焦虑性或激动性抑郁症,能够改善患者的情绪,缓解抑郁状态。

高血压: 中医认为,高血压是因为心脾两虚、心神不宁、气血不足以及肝气瘀滞所致,而归脾丸具有疏解表里、益气补肾、安神定性以及补气养心等作用,不仅可以治疗心血不足、气血两虚型的高血压,而且还能够改善患者失眠、焦虑等症状。

除此以外,归脾丸还可治疗脑外伤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月经不调、闭经、阳痿等,然而,尽管归脾丸能够治疗多种疾病,但任何药物都有它的不适用人群。那么,归脾丸不适合什么人?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对于归脾丸的使用也是一样的,只有对症用药,才能有效果。

首先,实证病人不适宜吃归脾丸。 归脾丸适用于心脾两虚的患者,但是实证患者若是服用归脾丸,不但没有治疗效果,相反实性证候会越来越严重,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

其次,感冒发烧的人也不适宜吃归脾丸。 归脾丸也不适用于感冒发烧的患者,此外患有肾病、肝病、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病的人,需要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

一提到归脾丸,很多人脑海里就会浮现出人参归脾丸和健脾丸,这三种药常常被混淆,那么,它们之间都有哪些不同?

科普完了归脾丸,按照常规,小妙自然不会遇上它的同类药物人参归脾丸和健脾丸,现在就来给大家说说他们的区别。

首先,从成分上来说,人参归脾丸在药物组成上跟归脾丸就有所不同, 归脾丸用的是党参,而人参归脾丸用的是人参, 因此药物功效也就有明显不同了。人参的主要功效是补脾、补元气、安神益智以及益肺生津,所以在治疗心脾两虚兼元气虚的患者,用人参归脾丸更有效果。

健脾丸的成分和归脾丸更加不同,它是由人参、红枣、山楂、陈皮、麦芽、枳壳六味中药组成, 主要治疗脾虚证所致的体倦少气、食少不振、脘腹痹闷等,同时健 脾丸还具有健脾的功效, 此外归脾丸入心经和脾经,而健脾丸入胃经,两者之间也不同。

归脾丸、人参归脾丸、健脾丸在名字上此陵卖虽有相似之处,但在治疗效果上却有大大的不同,因此,在选择药物上,一定要先了解病症,再对症用药,方可达到治疗效果。#39 健康 超能团##清风计划#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归脾丸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5 治疗体质亏虚

归脾丸可以补气养血,对于素体虚弱,出现头昏神疲、四肢乏力、少气懒言、面色无华、食欲不振、脉虚弱无力等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6 治疗心脾两虚

归脾丸可以补益心脾,对肆脊于心血不足,脾虚不运而出现面色萎黄,食少倦怠,气短神怯,怔忡、健忘、少寐等症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7 治疗脏腑机能衰退

归脾丸能够补气健脾,对于内脏功能减退,而出现内脏下垂,精神不振,气短懒言.纳少神疲,四肢乏力等症有一定治疗作用。

8 归脾丸禁忌

1、忌油腻食物。

2、外感或实热内盛者不宜服用。

3、本品宜饭前服用。

4、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儿、孕妇、高血伍雹握压、糖腔庆尿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服药二周症状未明显改善,或症状加重者,应立即停药并到医院应诊。

6、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

7、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归脾丸是中药名方,这4大功效,的确让人服气!

什么是归脾丸?看到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只知道可能跟治疗脾胃有所关联。因此,我会跟大家聊聊什么是归脾丸,归脾丸的一些功效是什么?

所谓的归脾丸,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治疗心脾,补充气血的作用的。它是一种很常用的一个中药,主要是由党参、木香、当归等等12中中药所组成。 它的功效主要兄吵包括以下4个方面:

首先,用于心脾两虚患者

归脾丸的主要作用,就是补气,健脾的疗效。对于心脾虚弱的患者来说,会出现晚上睡不着、眼昏头花,四肢无力,并且胃口下降,食欲不振的情况。因此归脾丸能够有效用于心脾虚弱的患者身上,归脾丸能够起到治疗心脾,凝血固本的作用,能够起到很好的疗效。正常情况下一日可用三次,具体用量可参照说明书来使用。

其次,用于神经衰弱患者

神经衰弱患者处于神经紧张,或者用脑过度,容易出现一惊一乍的现象,神经处于极度紧张且容易崩溃的边缘。整个人的面色惨白,倦怠,这个时候心脾是非常衰弱无力的。因此这个时候如果用归脾丸的话,能够有效的补益心脾,让患者的面色都能有所好转。

再者,治疗更年期综合症

更年期综合症明显的表现就是易怒易暴躁,睡眠质量下降,妇女会有很明显的气血两虚的情况。因此归脾丸在治疗气血两虚有明显疗效,对于妇女来说,可以每天服用三次,使用一个月会有很明显的效果。

最后,治疗失眠患者

失眠患者明显的一个表现也是气血两虚,毕竟睡眠质量不好对身体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这个时候,使用归脾丸的话,能够有一定的疗效。每日可服用三次,服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对于归脾丸,总结上面几点,也就是治疗心脾、补充气血。另外,有一种药物叫做 补中益气丸 的在这补气血上也有明显的效果。那么两种药物有什么区别呢?

一、成分上的不同

补中益气丸的成分主要有:炙黄芪,炙甘草,白术,党参,升麻和柴胡等。归脾丸成分有茯苓、白术、炙黄芪、炙甘草、党参、

远志、酸枣仁、龙眼肉和当归等。对比之下,两种药物的成分有些许的不同,因此治疗效兆数果、治疗方式也有一定的差别。

二、功效不同

正如上面提到的成分不同,功效也就不同。 补中益气丸的主要功效是:

1.补中益气。 也就是能够滋补身体,缓解身体虚弱乏力的情况。

2.健脾润肠道。补中益气丸中的成分当中炙甘草和白术能够起到治疗脾胃的作用, 在脾胃受损的时候能够起修复疗效 。

3.治疗腹泻, 脱肛,子宫脱垂,比如白术有安胎之效族尘首。

因此,如前文归脾丸的功效以及补中益气丸的功效两方面来看,归脾丸主要是条例肠胃中气下陷的,而归脾丸主要是补血、治疗心脾。因此在两种药物的选择上,需要针对自己具体的症状进行用药。

归脾丸的作用

归脾丸是什么呢?归脾丸是一种生活之中很常见的中成药,是由十多种中药材研制而成的。归脾丸的主要成分有党参、白术以及黄芪补气的中药材,可以对很多疾病达到很不错的治疗效果。归脾丸也叫做济生肾气丸,是档氏一种为棕褐色的水蜜丸,具有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的功效。归脾丸的作用有哪些呢?归脾丸在中医临床上是多用于治晌蠢隐疗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等症状宴厅。那么归脾丸怎么服用呢?归脾丸服用方法非常的简单,可以用用温开水或生姜汤送服,每天服用3次,对改善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崩漏便血有显著的作用。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