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拼音:táng)是汉语常用字,最早字形见于商代。唐的本义不见用于古文字材料,有资料认为本意是大言、大话。甲骨侍雀文中用为殷辩卜先王大乙之专名,即文献之成汤。由大言义引申出广大义,由广大义引申出虚空义,如:荒唐。后来“唐”假借作朝代名称,如唐朝、后唐。唐老灶早朝极盛时,声誉播及边疆及海外,故后世少数民族地区沿称中原为唐,国外则径称中国为唐。
唐的意灶丛思如下:
1、(言谈)虚夸。2、空;徒然。3、传说中的朝代名,尧所建。4、朝代。公元618—907,李渊和他的儿子李世民所建,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后唐。5、姓。
唐是汉语常用字,最早字形见于商代。唐的本义不见用于古文字材料,有资料认为本意是大言、大话。甲骨文中带虚用为殷先王大乙之专名,即文献之成汤。由大言义引申出广蠢辩燃大义,由广大义引申出虚空义,如:荒唐。后来“唐”假借作朝代名称,如唐朝、后唐。唐朝极盛时,声誉播及边疆及海外,故后世少数民族地区沿称中原为唐,国外则径称中国为唐。
一、唐的释义:
1、夸大,虚夸:荒~。
2、空,徒然:功不~捐(功夫不白费)。
3、传说中的中国朝代名,尧所建。
4、朝代名:~代。~诗。
5、古代朝堂前或宗庙门内的大路。
6、古同“螗”,指蝉。
二、拼音:táng
三、部首:口
四、笔画:点、横、撇、横折、横、横、竖、竖、横折、横
扩展资料:
相关组词:
1、荒唐
[huāng táng]
(思想、言行)错误到使人觉得奇空春怪的程度:~之斗态耐言闭辩。~无稽。这个想法毫无道理,实在~。
2、唐突
[táng tū]
乱闯;冒犯。
3、后唐
[hòu táng]
五代之一,公元923—936,李存勖(xù)所建。
4、唐花
[táng huā]
温室里养的花卉。也作堂花。
5、唐僧
[táng sēng]
即“玄奘”。
唐的拼音是táng,声母是t,韵母是ang。
一、唐的释义
1、(言谈)虚夸。
2、空;徒然。
3、传说中的朝代名,尧所建。
4、朝代。公元618—907,李渊和他的儿子李世民所建,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后唐。
二、组词
荒唐胡渗厅、唐突、唐花、后唐、唐棣等。
词语释义
一、唐突 [ táng tū ]
1、喊庆横冲直撞;乱闯。
2、冒犯;亵渎。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三三:“他跨了一步,踌躇地停了下来,感到忽然把韩云程拉住,显得有点儿唐突。”
二、唐花 [ táng huā ]
北方天寒,腊月所卖鲜花供新年所用者,出于暖室,裤隐称为唐花。“唐”古作“煻”。“唐花”又名“堂花”。即植于密室里用加温法使其早开的鲜花。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