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神七”,国际社会本来就有诸多的期待。网民和行家纷纷在美国宇航局和欧洲宇航局的官网论坛、美国太空网站和美国《宇航日报》等电子媒介上发表自己的看法。综合他们的看法,中国“神七”六个方面的突破很值得关注。
第一,3名宇航员组成飞行乘组升空。在此之前,“神舟”飞船两次载人飞行分别是一人和两人,而这次是3名宇航员会上太空。目前总计6人接受训练,其中3人执行飞行任务,3人作为后备队员。这个数字变化说明,“神七”在内部空间和舒适程度上都有了极大的提升。自称是“美国宇航局专业人士”的网民宣称:“以我专业角度解读,中国新飞船已能实现宇航员在舱中自由活动的突破,这除了意味着空间增大外,还表明中国飞船的舱内环境技术已经有质的飞跃,更加逼近美国宇航局。”
第二,新航天服是个大亮点。中国媒体曾于2007年6月报道称,300平方米的太空服材料已经生产完毕。这种新材料能够防火与抗辐射。制造出来的新航天服不但能适合太空行走,还非常舒服。这对于中国航天来说也是一大突破,因为此前中国的航天服有从俄罗斯进口的“海鹰”号,但这种航天服比较笨重,无论在舱内活动坦猛还是舱外都非常不方便。现在中国自发研制的“飞天”航天服技术“堪比美国”。当然,这样的太空服价值不菲,据说每套高达1.6亿元人民币。
第三,释放小伴星。美国媒体称,“神七”上的宇航员将释放小型监视卫星,也就是“伴星”。“伴星”上的立体相机可以提供飞船和宇航员太空行走的即时画面。不过,欧洲军事宇航界人士则不无担忧地说,这一技术意味着中国飞船将具有“太空猎星”的能力,因为既然中国宇航员有能力释放卫星,当然同样有能力“掳走”他国的卫星。
第四,出舱行走挑战非同小可。“神五”主要是考验飞船,“神六”两名航天员主要是参与飞船的在轨飞行工作,而“神七”航天员将承担之前中国尚无人尝试过的出舱行走。这是奠定中国空间站技术基础的重要一步。美国宇航界认为,中国首次太空行走时间应该不会长于一个小时。
第五,飞船水中实验让外界好奇。中国媒体公开了飞船在基指装满水的池中训练的照片后,外界纷纷猜测这到底有何用途。
第六,运载火箭新性能惊人。长征二号F火箭将用于发射神舟七号飞船,把3名航天员送入预定轨道并进行空间出舱活动。与发射神舟六号飞船的火箭相比,这枚火箭共有36项技术改进,进一步提高了可靠性和安全性。特别是针对以往火箭上升振动较大,进行了改进设计,改善了航天员乘坐火箭的舒适性;还在火箭关键部位安装遥测图像测量装置,可实时监视和记让锋桥录火箭主要飞行动作。对于中国火箭成熟与先进的技术,国际宇航界一直非常关注,一直试图搜集中国的火箭技
神舟飞船是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技术的飞船。 神舟号飞船是采用三舱一段,即由返回舱、轨道舱、推进舱和附加段构成,由13个分系统组成。
神舟号飞船与国外第三代飞船相比,具有起点高、具备留轨利用能力等特点。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由专门为其研制的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晌败带升空,发射基地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回收地点在内蒙古中部的四子王旗航天着陆场。
扩展资料:
飞船结构:
轨道舱:
飞船结构分为: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附加段,四部分,“神舟”飞船的轨道舱是一个圆柱体,总长度为2.8米,最大直径2.27米,一端与返回舱相通,另一端与空间对接机构连接。轨道舱被称为“多功能厅”,因为几名航天员除了升空和返回时要进入返回舱以外,其它时间都在轨道舱里。轨道舱集工作、吃饭、睡觉和清洁等诸多功能于一体。
为了使轨道舱在独自飞行的阶段可以获得电力,轨道舱的两侧安装了太阳电池板翼,每块太阳翼除去三角部分面积为2.0×3.4米,轨道舱自由飞行时,可以由它提供0.5千瓦以上的电力。轨道舱尾部有4组小的推进发动机,每组4个,为飞船提供辅助推力和轨道舱分离后继续保持轨道运动的能力枯昌;轨道舱一侧靠近返回舱部分有一个圆形的舱门,为航天员进出轨道舱提供了通道,不过,该舱门的最大直径仅65厘米,只有身体灵巧、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才能进出自由。
返回舱:
返回舱又称座舱,长2.00米,直径2.40米(不包括防热层)。它是航天员的“驾驶室”。是航天员往返太空时乘坐的舱段,为密闭结构,前端有舱门。
神舟飞船的返回舱呈钟形,有舱门与轨道舱相通。返回舱式飞船的指挥控制中心,内设可供3名航天员斜躺的座椅,供航天员起飞、上升和返回阶段乘坐。座椅前下方是仪表板、手控操纵手柄和光学瞄准镜等,显示飞船上各系统机器设备宴芦的状况。航天员通过这些仪表进行监视,并在必要时控制飞船上系统机器设备的工作。轨道舱和返回舱均是密闭的舱段,内有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确保舱内充满一个大气压力的氧氮混合气体,并将温度和湿度调节到人体合适的范围,确保航天员在整个飞行任务过程中的生命安全。
附加段:
附加段也叫过渡段,是为将来与另一艘飞船或空间站交会对接做准备用的。在载人飞行及交会对接前,他也可以安装各种仪器用于空间探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神舟飞船
神舟飞船到十五号了。
神舟飞船是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技术的空间载人飞船。 神舟飞船是采用三舱一段结构,即由返回舱、轨道舱、推进舱和附加段构成,由13个分系统组成。神舟飞船与国际第三代飞船相比,具有起点高、具备留轨利用能力等特点。
目前神舟系列最新发射的飞船到十五号了。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北京时间11月30日7时33分,神舟十五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信凯站。
神舟飞船系统组成
神舟载人飞船工程分为载人飞船工程大系统和载人飞船系统两个层次。载人飞船工程大系统由载敏亏人飞船系统、运载火箭系统、航天员系统、应用系统、发射场系统、测控与通信系统和着陆场系统共7个系统组成。
神舟载人飞船系统是前述7个系统之一,由结构与机构、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热控制、制导导航与控制、推进、测控与通信、数据管理、滑拿唤电源、返回着陆、逃逸救生、仪表与照明、有效载荷、乘员共13个分系统组成。
神舟飞船系统结构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和附加段组成。轨道舱是航天员生活和工作的地方。返回舱是飞船的指挥控制中心,航天员乘坐其上天和返回地面。推进舱也称动力舱,为飞船在轨飞行和返回时提供能源和动力。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