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纸砚图片(笔墨纸砚图片 精美图片)

软件问答 2022.11.15 147

目录:

中国文化的文房四宝是指什么?每宝是怎样分类呢?

中国汉族传统文化中的文书工具,即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

汉族的用具,不少独具一格,它既表现了汉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风俗, 又为世界文化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其最典型的是被称为“文房四宝”的书写工具:纸、笔、墨、砚。

纸,是汉族的一个伟大发明,世界上纸的品种虽然以千万计,但“宣纸”仍然是供毛笔书画用的独特的手工纸,宣纸质地柔韧、洁白平滑、色泽耐久、吸水力强,在国际上“纸寿千年”的声誉。

毛笔,是古代汉族与西方民族用羽毛书写风采迥异的独具特色的书写、绘画工具。当今世界上虽然流行铅笔、圆珠笔、钢笔等,但毛笔却是替代不了的。据传毛笔为蒙恬所创,所以至今被誉为毛笔之乡的河北衡水县侯店每逢农历三月初三,如同过年,家家包饺子,饮酒庆贺,纪念蒙恬创毛笔。自元代以来,浙江湖州生产的具有“尖、圆、健”特点的“湖笔”成为全国最著名的毛笔品种。

墨,是书写、绘画的色料。唐代制墨名匠奚超、奚廷父子制的好墨,受南唐后主李煜的赏识,全家赐国姓“李氏”。从“李墨”名满天下。宋时李墨的产地歙县改名徽州,“李墨”改名为“徽墨”。

砚,俗称砚台,是汉族书写、绘画研磨色料的工具。汉代时砚已流行,宋代则已普遍使用,明、清两代品种繁多,出现了被人们称为“四大名砚”的洮砚、端砚、歙砚和澄泥砚。古代汉族文人对砚十分重视,不仅终日相随,而且死后还用之殉葬。

文房四宝独具一格,它既表现了汉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风俗, 又为世界文化和民族文化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贡献。今天,中国正处在向现代化迈进的新时期。了解过去的汉族优秀文化,正是为创造未来的新文化。这对于提高民族自尊心,增强民族凝聚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中国的文房四宝及其最出名的产地

即笔、墨、纸、砚。安徽宣城诸葛笔、安徽徽州李廷圭墨、安徽徽州澄心堂纸、安徽徽州婺源龙尾砚。

自宋朝以来“文房四宝”则特指宣笔(安徽宣城)、徽墨(安徽徽州歙县)、宣纸(安徽宣城泾县)、歙砚(安徽徽州歙县)、洮砚(甘肃卓尼县)、端砚(广东肇庆,古称端州)。

元代以后,湖笔(浙江湖州)渐兴,宣笔渐衰,改革开放后,宣笔渐渐恢复了生机。

中国文房四宝

中国的用具,不少独具一格,它既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风俗, 又为世界文化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其最典型的是被称为“文房四宝”的书写工具:纸、笔、墨、砚。

纸,是中国的一个伟大发明,世界上纸的品种虽然以千万计,但“宣纸”仍然是供毛笔书画用的独特的手工纸,宣纸质地柔韧、洁白平滑、色泽耐久、吸水力强,在国际上“纸寿千年”的声誉。

毛笔,是古代中国与西方民族用羽毛书写风采迥异的独具特色的书写、绘画工具。当今世界上虽然流行铅笔、圆珠笔、钢笔等,但毛笔却是替代不了的。

据传毛笔为蒙恬所创,所以至今被誉为毛笔之乡的河北衡水县侯店每逢农历三月初三,如同过年,家家包饺子,饮酒庆贺,纪念蒙恬创毛笔。自元代以来,浙江湖州生产的具有“尖、圆、健”特点的“湖笔”成为全国最著名的毛笔品种。

文房四宝指的是什么?我们要读万卷书行万里物或者成为什么填写寓言故事。

文房四宝指的是什么?(笔、墨、纸、砚。)

我们要读万卷书行万里物或者成为(胸中丘壑)填写寓言故事。

出处:唐·厉霆《大有诗堂》:“胸中元自有丘壑,盏里何妨对圣贤。”

1、明朝,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卷二》中有“昔人评大年画,谓得胸中万卷书。更奇,又大年以宗室不得远游,每朝陵回,得写胸中丘壑,不行万里路,不读万卷书,欲作画祖,其可得乎?”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卷二》画诀中:“画家六法,一气韵生动。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有天授,然亦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鄄鄂。”

董其昌《画旨》中有“画家六法,一曰‘气韵生动’。‘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然天授。然亦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成立郛郭,随手写去,皆为山水传神。”

图片摘自《百度百科》

书法中的笔墨纸砚,有何讲究?

很多对毛笔书法感兴趣或者正准备学习书法的朋友估计都知道初学书法必备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其实,除了笔墨纸砚,还有一些文房用具也是值得拥有的,

1.书画毡

书画毡也叫作书画毡子、书画垫,也有人以为这只是用来垫着写毛笔字的,所有又被人叫做毛笔字垫。书画毡通常是用纯羊毛或纤维为原料加工制作的,主要在写字或者作画时用来衬托宣纸或者毛边纸。在作品墨多时,不会跑墨,有托墨的作用,另外,因为羊毛可吸烘水分,又具有吸墨的作用,大大体现了脱水保墨的良好性能,方便耐用,是文房四宝必需的辅助材料。启明自己用的书画毡还是在读初中的时候用打暑假工赚来的钱买的一块十几块钱的书法毡,一直用到现在,十多年了,虽然已经弄得黑乎乎的,但是这并不妨碍它的使用。关于书画毡可以参考这个文章《一块书画毡,居然还有这么多讲究(附书画毛毡挑选方法)》。

2.笔架

笔架也称笔格、笔搁,即架笔之物,为文房常用器具之一。书画时在构思或暂息藉以置笔,以免毛笔圆转污损纸张或桌子。是古人书案上最不可缺少的一种文具。从样式来看,一般有挂式与搁式两种,分别称笔挂与笔搁。

笔挂通常是用竹木或者鸡翅木制成的架子,两边有柱子,高一尺左右;上面有横木,宽约一尺有余,布有均匀对称的小钩,可以倒悬笔管,做晾笔用。现在很多笔挂也有制成圆柱形的,圆顶,笔挂在圆顶周边上,很方便。古代的笔架大都为横长式;现在的笔挂座底以稍重的木、石、金属等制作。启明之前在《中国十大毛笔品牌(附毛笔的挑选及保养方法)》中提到过,洗干净的毛笔要挂在笔挂上晾干,不然不要插入笔筒。

笔搁,用来搁毛笔的工具。根据不同形状,也称作笔枕、笔山,也有称笔床的,清朝还出现了笔船。笔搁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南北朝时就已有笔架的记载,但传世品还不曾发现。唐代笔架流传下来的极为罕见,但从文献来看,此时的笔架已经成为文房的常设之物。宋代笔架传世品和出土物较多,材质多样,有铜、瓷、石等,其形多为山形。到了明代,笔架成为文房中不可或缺之物,其材质更加多样。清代笔架更胜明代,材质有玉、紫砂、水晶、铜、木、珐琅、象牙等。

4.笔筒

笔筒,用陶瓷、竹木、等制成的筒形插笔器具。笔筒是搁放毛笔的专用器物,据文献记载,它的材质有镏金、翡翠、紫檀和乌木,现在我们能够见到的传世器物,大多是用瓷或者是竹木制作的。笔筒产生的年代已没法考证了。

5.笔帘

笔帘,又称为笔卷。一种临时存放毛笔的传统工具。通常老师用得比较多,读大学的时候,书法老师上完这个班的书法课,又要去上另外一个班的书法课,这时他就会把上课用过还没来得及洗干净的毛笔装入笔帘。笔帘形如竹帘,多以细密的竹篾制成。笔帘的用途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把毛笔卷入其中,不会像装在铅笔盒里来回碰撞损坏笔头。

二、笔帘通风,可使毛笔很快干爽。

三、大都是35厘米*33厘米的居多。

四、这样的笔帘,一次可以卷几十支,方便携带。

五、主要是为了:有急事,需要带毛笔出去,但是因为刚使用过,没干。可以用笔帘一卷,带出去。不会发霉,也不会弄脏书籍等物。

6.笔洗

笔洗,顾名思义,就是用来洗毛笔用的。笔洗多为钵盂形,也作花叶形或其它形状。各种笔洗不但造型丰富多彩,情趣盎然,而且工艺精湛,形象逼真,作为文案小品,不但实用,更可以怡情养性,陶冶情操。当然了,各种笔洗中,最常见的还是瓷笔洗。

文房四宝是指什么?

笔,墨,纸,砚

人类文明自诞生时起,人们便以各种方式将文明的果实保留下来,使我们能够领略到先辈的风采与创造,同时也使我们的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文房用品尤其是“文房四宝”,作为文明的载体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历史文化长河中,很早就已有“文房”之称,笔、墨、纸、砚则被誉为“文房四宝”。在用于书法、绘画的文化艺术工具中,仅这四样宝,就已备受文人的喜爱和珍藏。

笔、墨、纸、砚,雅称“文房四宝”或“文房四士”。前者源于梅尧臣《再和歙州纸砚》诗:“文房四宝出二郡,迩来赏爱君与予。”后者出自陆游《笔砚纸墨戏作》诗:“水复山重客到稀,文房四士独相依。”由于文人雅士珍爱文房四宝,所以给它们送了许多雅号。

先说笔(毛笔)。笔的使用在我国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今天仍有不可取代的作用。由于笔为文房四宝之首,故雅号、戏称也多。最早的当推《诗经·静女》:“静女其娈,贻我彤管。”这里称笔为“管”。曹植则称笔为“寸翰”,其《薤露行》云:“骋我径寸翰,流藻垂华芬。”左思称笔为“柔翰”,如《咏史》诗:“弱冠异柔翰,卓荦观群书。”韩愈更为笔立传封爵,其拟人化寓言《毛颖传》云:“毛颖者,中山人也,封诸管城,号曰管城子,累拜中书令,呼为中书君,与绛人陈玄、弘农陶泓、会稽楮先生友善。”此传问世后,毛颖、管城子、中书令、中书君,便成了笔的雅称;而陈玄、陶泓、楮先生则成了墨、砚、纸的别名。白居易称笔为“毫锥”,故《寄微之》诗云:“策目穿如札,毫锋锐若锥。”陆游则称笔为“毛锥”,其《醉中作》诗云:“驿书驰报儿单于,直用毛锥惊杀汝。”此外,笔尚有“龙须友”、“墨曹都统”、“毫州刺史”等诸多雅号。

次说墨。三千年前,墨就产生了,并与笔相提并论,如《庄子·田子方》所云:“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笔和墨,在外者半。”宋苏易简《文房四谱·墨谱》引唐人文嵩《松滋侯元光传》云:“易元光,燕人也,其先号青松子,颇有才干,封松滋侯。”易水盛产名墨,故墨姓易,墨黑而有光,故名“元光”。墨系用松烟制成,故称其先人为“青松子”。这样,“元光”、“青松子”、“松滋侯”,便成了墨的雅号或戏称。墨色黑而形似圭,故又称“玄圭”,如杨万里《春兴》诗:“急磨玄圭染霜纸,撼落花须浮砚水。”另外,墨还有“乌金”、“组圭”、“龙宾”、“龙香剂”、“黑松使者”、“松烟都护”、“玄香太守”等雅号,语出唐冯贽《云个杂记·墨封九锡》:“薛稷又为墨封九锡,拜松烟都护、玄香太守、兼毫州诸郡平章事。”

再说纸。纸的应用要晚于笔和墨,产生于东汉。《文房四谱·纸谱》引文嵩《好畤侯传》云:“楮之白,字守玄,华阴人,中常侍蔡伦搜访得之于耒阳,贡于天子,封好畤侯。”楮皮白,可造纸,故称为“楮知白”,亦称“楮先生”,简化为“楮生”。纸还有“云肪”、“云蓝”之称,如米芾《寄薛郎中》诗:“象管钿轴映瑞锦,玉麟棐几铺云肪”。袁枚《随园诗话》卷六:“胸中多少英雄泪,洒上云蓝纸不知。”

后说砚。砚产生于春秋时期,比纸的历史悠久。《文房四谱·砚谱》引文嵩《即墨侯石虚中传》云:“石虚中,字居默,南越人,因累勋绩,封之即墨侯。”于是“石虚中”、“居默”、“即墨侯”,便成了砚的雅号。砚还有“石友”、“石泓”之称。如王炎《题童寿卿博雅堂》诗:“判溪来楮生,歙穴会石友。”黄庭坚《次韵黄斌老所画横竹》诗:“晴窗影落石泓处,松煤浅染饱霜兔。”苏轼则称砚为“黑白月”,其《龙尾石月砚铭》云:“萋萋兮雾毂石,宛宛兮黑白月。”砚形似月,分割为磨墨和盛水两部分,前者黑,后者白,故有此称。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