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眼线
内眼线之所以是内眼线,是因为内眼线主要 画在睫毛根部以及睫毛根部内侧的内眼睑处,需要翻开上眼皮,才可以看见一条白白的内眼睑。
相对来说,内眼线仅仅描绘睫毛根部以及睫毛根部内侧下眼睑,内眼线会比较细一些。
2、外眼线
而外眼线,一般贴近睫毛根部,但在睫毛根部之上。外眼线的位置相比来说比较外露,比较明显易找。
而外眼线的粗细会根据所需妆感来调整,一般自然拉长外眼线的眼线比较细,而猫眼、全包眼线等眼线会比较粗一些。
3、眼线画法
(1)、夹眼睫毛(使内眼线暴露出来),这一步对于初学者来说很关键,夹翘了睫毛后内眼线就容易露出来,变得容易画了。
(2)、画内眼线(提高眼部对比度,强化眼神)诀窍有两个。
1、镜子放在脸的下方,头稍后仰,像下图一样露出内眼线让自己看到
2、用点描法来填充睫毛根部的空隙,一点一点填,然后再用笔把它们描均匀
(3)、画外眼线(塑造眼形)
如果想改变眼睛形状的话,内眼线是不够的,我们需要靠外眼线来塑造眼睛形状。下面分别来介绍几种:
1、自然长眼尾
适合眼睛较短,想让眼睛变长的童鞋。非常简单,只需要在眼尾将内眼线拉长就好
2、上扬眼线
适合眼睛有些下垂,总是没精神的童鞋们。方法也非常简单,只需要把较自然长眼尾妆的眼尾位置提高眼尾最后一端的高度,从最高端往里连接到内眼线,并将内眼线往外眼线加粗一些
3、杏眼
闭上眼,刚才上翘眼角的最高点是外眼角斜上方,画杏眼则不用画延长眼角,只要把眼睛中间部分的外眼线画粗一些两边尖尖的就可以了
推荐内眼线。。。
内眼线一般都画在睫毛根部,不会伤眼睛的。。。
日常画内眼线就好,画的好的话不明显还显得很有神。。。
国传统的“文人画”,特别注重“境界”的营造。达到了一定的境界,也就达到了“气韵生动”的目的。所谓“境界”,指的是书画家通过笔墨语言所创造的一种 气象,一种意境,一种格调,以及品赏者通过精神体验、主观感受而感受到的精神高度。“文人画”的境界,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
朱耷 荷鸟石图
1.虚幻之境
如果是纯粹对客观世界进行描绘,那么,这种“描绘”的功能,书画远远不及摄影、摄像便捷而逼真,书画的优越性在于能够表达人对客观世界的幽微感受。客 观世界是什么?我们所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真是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吗?哲学家和艺术家对此是抱怀疑态度的。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是一个气场,生生不 息,变化无穷,一切都处于变化之中。我们所能感知到的,是虚幻的事实,是人类根据已经得知的知识做出的一种判断。只有充分地意识到世界的“虚幻性”,才有 可能了解世界的实体性。中国的书画家,特别是文人画家受“虚幻观”的影响非常大,在书画作品中或多或少有所体现。
朱耷 鱼
2.画外之境
与“虚幻之境”相关联的是“画外之境”。“文人画”追求的不是绘画技巧本身,而是“画外之意”。这“画外之意”,便是“文人画”含金量高于“画工画”的根本原因所在。画内之境可描,而画外之境难求,因为“画外之境”需要丰厚的学养、生活积淀才能达到
朱耷 鹌鹑
3.拙丑之境
美与丑,巧与拙,是谁界定的?是人为界定的,是人所认定的。中国文人意识到了这一点,因而,对美的质疑、对巧的质疑,对拙的追求、对丑的追 求,一直是中国传统美学中十分重要的一环。老子提出“大巧若拙”,是追求拙境的理论核心。书画创作固然需要技巧,但过分强调技巧,或者说技巧的痕迹过露, 反而小家之气,给人以拙劣之感。如果率性而为,不讲技巧,或者将技巧的痕迹减到最小程度,看似稚拙,却反而有一种天真质朴之美。
朱耷 鹅
4.寂寞之境
中国文人所走的道路,注定是寂寞之途。不管在朝在野,文人在心灵上往往是孤独寂寞的。艺术上的寂寞,指的是空灵悠远、静穆幽深的境界。恽南田说: “寂寞无可奈何之境,最宜入想。”他推崇倪云林的画,认为倪云林的画“真寂寞之境,再着一点便俗。”倪云林营造的,是一个寂寞的艺术世界。有人评论说倪云 林的寂寞之境已经到了“水不流,花不开”的境界,展现在他笔下的是一个近乎不动声色的寂寞世界。寂寞到极致,让人感觉到宇宙的本原,他所要表达的,是超越 尘世、超越世俗的理想境界。
朱耷 鸟石图
5.萧散之境
萧散是中国古典美学中一个重要概念。萧散,形容举止、神情、风格等自然不拘束,得大自在,闲 散舒适。也形容萧条、凄凉。如《西京杂记》:“司马相如为《上林》、《子虚》赋,意思萧散,不复与外事相关。”唐张九龄诗:“从兹果萧散,无事亦无营。” 宋曾巩诗:“我亦本萧散,至此更怡然。”当作潇洒自然解。而作为美学概念的“萧散”,指的是精神上无拘无束,氛围上萧瑟清逸、散淡疏朗,超越一切秩序。以 萧散著称的诗人有陶渊明、孟浩然、王维、韦应物等;以萧散著称的书法家有钟繇、褚遂良、杨凝式、宋四家等;以萧散著称的画家有倪云林、黄公望、董其昌、八 大山人等。
朱耷 竹、岩石和鸳鸯
6.荒寒之境
与萧散之境相似的还有荒寒之境。荒,与萧散相似,寒则体现了一种冷逸、清寒之美。中国画多寒林图、寒松图、寒 江图,多雪景、硬石、枯树、寒鸦、野鹤,主要是为了表现萧疏宁静、空灵幽远的意蕴。唐代王维、张璪善画寒林图,开创了用水墨表现寂寥荒寒境界的先河,荆 浩、关仝、董源、巨然,善画野林古寺、幽人逸士,进一步开拓了荒寒的画境。李成把荒寒和平远融为一体,极大地丰富了荒寒的美感。不独山水,在梅兰竹菊等文 人画常用题材中,荒寒之境也成为一种广泛的追求。这与文人的独立孤傲、旷远放逸的襟怀是相通的,与空、虚、寂、静的禅的境界是相通的。
好的歌曲有太多太多,我要说迄今为止这首是最最打动我的一首歌,绝对第一名。
《画》杀不了Subs
“我想要画一条海,里面的捕捞变成了不允许。想要画一座山,未被招安的好汉唱着绿林曲。想要画一个家里面坐着永远不会争吵的爸妈。想要画一个她,在家里等我躺在宽大的沙发。想要画一只鸟嘴巴里面叼着代表自由的绿枝。想要画什么好,想要渴了就能喝水饿了就去吃。
画一个和平的世界,想要这世界不再分日夜,想要画里的人不再需要睡觉,没有堆积的垃圾和废料。
想要孩子都接受着平等的教育,可怜的婴儿不再被当道具,离家的游子都传回好消息,让家里的亲人都不会再着急,女孩走夜路不会再害怕,所有坏人都付出代价。
想要画一支能画的笔,让更多人和我一起画,想要画一个能画的你,在你的画里画出你的心里话。
当我掉入了漆黑的大海,我的手里依然紧握着画笔。当我飞向了蔚蓝的天空,我的手里依然紧握着画笔。当我闯入了无边的沙漠,我的手里依然紧握着画笔,当我画下了心里的绿洲,我的手里突然不见了画笔。
我画不出和平的世界,画笔被藏进了深处,满眼是下沉的冰山,堆积着树木的根部。闭眼是孩子的眼泪,努力的回报是免费,品尝着汗水的咸味,不公的出生把童年都剪碎。
女孩走夜路的心慌,天上面微弱的星光,他人所不见的言语,早已把他们都扒了个精光。
画里是绚烂的鞭炮,画外是消失的欢笑,画外是现实的拥抱,画纸是逃避的通道。
画一群健康的人,没有疾病没有意外,画一扇心里的门,每一个人都不会被替代,画一座舒适的城,让所有人找到了归宿。画一个平等的神,把这山河喷涌着汇入。”
一气呵成,画出了美丽新世界,画出了我心里的桃花源,谁能不为他画笔下和平而温暖的世界感动呢?
看到网上说这首歌和赵雷的画很像,不知道哪里像了,只是歌曲的名字一样而已,曲调,风格,词,都大相径庭,赵雷是画出了自己向往的小生活。而这首歌,格局非常大,用朴素的语言阐述了许多现实问题。赵雷画了一个温暖的家,Subs则画出了一个人人向往的世外桃源。
杀不死Subs,你是诗人,亦是神笔马良。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