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314 李逸珂
我国自古就尊师重教,所以教师这一职业在我国有着较高地位,因而对于“名师”的头衔也是每一位教师或多或少所向往与追求的。
何为名师?名师或许是每个学校引以为豪的“名片”,又或许是广大家长所极度信任的“标签”,或许只是每个平凡的孩子教师讲台上授课的那个普通人。但不管怎么说,对于“名师”的信任与追求,几乎是每位中国人必不可少的一份执着。
而正是由于名师在整个社会上所处的特殊地位,使得对于“名师”的追求变为部分心术不正的教师做出不良行为的动力之源。胡红玉的抄袭事件背后,体现的正是当代部分教师对于“名”的追求取度与真正埋头苦干的坚守的抉择上的迷失。
何为名师?
名师之所以有“名”,不仅在于其扎实丰厚的学术知识,还在于其独特的高尚品格。曾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先生就曾反复强调“大师”在学术与品德上在教育中的积极的引导作用,他所谓大学中的“大师”与我国当前的“名师”有着异曲同工之处。雅思贝尔斯曾在其著作《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教育不单单是学术内容的传播,更是教师身上人格闪光点的感染,而由于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人们对于“名师”的评价标准仅局限于教学成绩与头衔数目,这反而是更为可悲的,当教育仅仅是为了功利时,又何来的“全人格教育”培养呢。
教师,代表一种坚守;名师,则代表一种力量。后者是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的,当胡红玉以抄袭而屡屡获得名声时,还有无数的老师正埋头于教学中,与学生们进行心灵的交流,当胡红玉以其高名声获得社会的一致认可时,还有无数不知名的教师用行动书写他们的篇章。
我们对于胡红玉这起事件感到悲哀,而悲哀的不仅仅是胡红玉的身败名裂,更多的是悲哀于胡红玉所代表的这一类人依靠不正当手段夺得荣耀的行为。我们对于胡红玉这起事件也应感到庆幸,庆幸于它的曝光向全社会的发问:何为名师?
名师和普通老师之间的距离并不是无法企及的,“名师”也都是从普通教师渐渐成长起来的。那么,何谓“名师”?怎样才能成为名师?不久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有调查文章揭晓了名师养成的几项关键要素。该研究通过对某地300多位名师的调查以及10余位教师的深度访谈,力争探寻教师成长规律,为名师成长提供思路和借鉴。除了详实的数据,还搜罗了一些名师成长案例,更加生动、具体地展示名师成长的历程!
首先,先要有个小目标是“名师养成”的前提。 特级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首届十大明星校长孙双金老师在工作初期就立志要做一名“好老师”。他对“好老师”的认识是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提高的,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刚刚走上讲台时,他希望当每次上完公开课,凡是听课的人都满口称赞。第二阶段,有了几年的教学实践后,他觉得光上好课还不够,还必须把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做到爱学生、能上课、有思想。第三阶段,在取得了一定教学成绩、奠定了一定发展基础后,他把自己所追求的目标进一步提高,定位为成为著名的特级教师,希望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思想和鲜明的教学风格,始终走在国家教学改革的前沿。从现在孙双金老师已经取得的成就与影响来看,他的“小目标”可以说已经实现啦。
其次,成长为名师主要得益于个人的努力。 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李镇西曾在朋友圈发了这样的一段话:“村上春树说:人变老不是从第一道皱纹,第一根白发开始,而是从放弃自己那一刻开始,只有对自己不放弃的人,才能活得不会老,老去的只是年龄,不老的是气质。让人不老的特质必须有一颗童心、注重仪表、经常旅行、心地善良、学习到老、生活情调、坚持运动、心态年轻。”李镇西是一个不断在学习、在求索的思想者。他学苏霍姆林斯基,学陶行知,成为名师后他毅然去攻读博士,他不断地实践,不断地阅读,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写作。于是他就由一位年轻的、不太懂教育的教师,成为现在人们眼中的“名师”。 大部分教师充分认识到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成长为名师的关键。自主学习既表现为强烈的学习愿望,又表现为具体的学习行动和学习行为。
第三,实践和反思是“名师养成”的两大法宝 。 华应龙是享誉全国的数学特级教师,是孩子们心目中的数学英雄。走进华老师的课堂,你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他的教室后面总是架着一台摄像机。一问才知道,为了课后的反思和研究,华老师要把自己的课录下来。他常常对刚走上讲坛的老师说:“不妨听听自己的课。”看华老师的备课本,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当你看到他的教后记时,便会明白他的课为什么如此精彩,原来,华老师的备课本写满了反思。华老师很欣赏叶澜教授的一句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 “读书是吸纳,读己是反思。对教师而言,读书、实践、反思,缺一不可。反思之后要实践,实践自己的教育理念,也要实践国家的最新政策和要求。” 有的教师则提出:“应反思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反思自己的目标。”
第四,要想成为“名师”,公开课、课题和论文通通不能少。 特级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知名特级教师、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曾对年轻教师们说,课堂教学真是一门艺术,公开课更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快车道,千万要争取上公开课。公开课就像过家庭生活,如果没有客人来,可能会终年粗茶淡饭,散淡随意,正是那经常光顾的客人,使得你日常“家政技艺”一日千里。窦桂梅曾经对媒体回忆说,每一次接受领导评课她都郑重地把本子打开念道:“上节课里您告诉我有以下几条缺点,您看这节课我改了多少。第一条……第二条……”她经常用录音机把自己的教学过程录下来回家细听,把发现的问题记在心里,争取在下堂课改进。1992年,她终于有了一次上公开课的机会,执教《王二小》。由于准备得太投入,竟忘了去托儿所接孩子。这堂课一炮打响,此后便有了更多的机会在市级、省级公开课中得到历练。平常,她努力把每一节课都当公开课来要求自己。1995年和1997年,先后代表吉林省参加全国小学语文教学大赛,均获一等奖。 公开课、课题和论文是名师成长的三大砝码。名师与普通教师的根本区别在于,名师不仅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富的专业知识、高超的专业能力,更重要的是名师能够将自己的理念、知识和能力以多样化的方式外化出来,去影响、带动和引领更多教师成为名师,而公开课、课题和论文恰恰是名师实现示范引领作用的三条主要路径。
第五,专家引领是成长为名师的重要因素。 儿童教育家、江苏省首批特级教师李吉林在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时,总忘不了单位同事和领导对自己一贯的关心和支持。李老师在刚参加教育工作的第二年,由于表现突出,学校便向市教育局推荐,让她到省教育厅参加小学教科书、教辅资料的编写工作,使她有机会接触到省里的一些领导和专家,这对她后来的成长与成功不无影响。数学特级教师、原厦门双十中学副校长、2017年“当代教育名家”称号获得者任勇老师认为,优秀教师是善于向同事学习的教师,可以向名师学习,也可以向一般教师学习;可以向本校教师学习,也可以向外校教师学习;可以向年长的教师学习,也可以向年轻的教师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改进教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遇事,特别是遇到重大问题,大家一起商量,请同事们多谈自己的看法,相互交流,彼此合作,分享经验,分享智慧,化解难题。 关键人物引领是教师成长为名师的重要影响因素,与其并列的选择包括自主学习和探究、参加各种培训、参与多种教研和学习活动等。
如何助力名师不断出现与成长?以下几条很关键:
1.加强专业发展规划制订和执行。 目标引领在教师成长为名师过程中有重要作用。这一过程具有长期性和挑战性,决定了必须有专业发展规划来指引和保障。而现实中,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往往受到忽视,为此在教师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在职发展的各个阶段中要加强专业发展规划的教育和指导。 专业发展规划的要素 包括对自我的认知和分析、发展目标的明确和发展路径的选择等。“专业发展规划”旨在促进教师不断加深专业理解,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认识专业发展的意义和价值,了解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手段和方法。
2.保障教师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自主学习是普通教师成长为名师的关键。教师发展的实质是教师个体从自身的内在需求出发,自主发展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性表现为以专家型、专业化作为自我主体性发展的目标和核心,自觉反思是教师主体性成长发展的主要途径,自我的终身教育是教师主体成长的根本保障。有自主的时间和空间,教师才能进行比较全面、比较系统、比较深入的反思,才能实现反思与实践之间的良性互动,通过反思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实践,再通过教育教学实践不断激发教育教学反思。调查显示,大部分教师工作任务繁重,工作时间满溢,很少有时间或无暇顾及自主学习和反思。为此,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需要共同努力,保障教师自主的时间和空间。一方面,需要进一步为教师减轻不必要的负担,减少行政性干预,控制各种检查的数量,减少“事务性”工作的干扰,让教师有更多时间去做“专业”的事情;另一方面,要引导教师树立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反思的意识,并养成习惯。
3.提供多样化的专业学习和研修平台。 教师成长为名师,既需要自主努力,也需要组织层面提供多样化的保障条件。上述调研访谈中,几乎所有教师都提到市、区、校等多级平台的助推和培养,特别提到专题式工作坊和区县组织的贴近教育实践、贴近自身实际、贴近自我发展需求的多样化的教研活动,以及学校组织的丰富的教研活动,对教师成长帮助很大。为此,特别需要从区(县)和学校两个层面加强教师成长的组织和平台保障。一是加强区县级教师发展支持体系能力提升。二是学校要充分发挥“引路人”的作用,一方面营造和创设有利于教师主动学习的氛围,另一方面应为教师参与多样化的研修平台和活动提供保障条件,为教师专业发展、尽快成长为名师既提供内源性动力,又将外力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三是要搭建专家、名师、普通教师之间沟通交流的平台,为教师成长为名师提供理念引领和实践指导,这也是名师的经验和呼吁。
一.什么是名师?名师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要评选名师?
“名师”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概念,其含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深化。传统意义上认为, 名师是指在教育界影响广泛并拥有知名度和追随者的杰出教师。通俗地说就是学生最喜爱、家长最放心、同行最佩服、社会最敬重的教师。他们是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楷模、科研的能手。
但是,随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教育走向现代化的新时期,社会希望名师具有与时俱进的素养,诸如成为教育理论的建设者、教育事业的探索者、教育实践的改革者和教师发展的引领者等。
五种共性特质主要包括:
一是把握不同经济文化背景下教育本质的能力;二是以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为基本内涵的丰富知识;三是对教育原理进行实践解读与应用的能力;四是把文化判断力与信息整合力相结合的教育能力;五是跨越“高原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种个性特质主要包括:
一是区域风貌(经济、文化、自然风景) 与教育教学的结合能力;
二是对不同学生群体的个性化认知与亲和能力;三是对教材等教学资源的个性化解读与应用能力;四是掌控课堂教学的个性化组织与交流能力;五是用独特的人格气质感染并影响学生的能力。
四个成长特点主要有:
一是时空性,即名师个体素养的成长具有时间的延续性,既是“现在时”,也是“过去时”,还是“将来时”,其影响范围具有空间的扩张性;
二是竞争性,即在一定的时空领域,同一个层次和不同层次的名师是以一种竞争的状态存在的,这种竞争性,既是名师成长与发展的常态,也是名师成长与发展的动因;
三是递进性,即不论是不同层级的名师,还是名师的精神力量、专业素养和教育艺术,在其成长与发展的历程中,都是以递进的方式生长的;
四是差异性,即在名师的精神力量、专业素养和教育艺术方面,不仅同一层次的名师群体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而且同学科、同层次名师之间的个性风格也有明显差异,并使名师的成长与发展具有不断完善的空间。
名师应该有的品质
一是崇高的精神力量。它是基于对教育事业的社会历史价值的深刻体会与认同,基于对教育事业的钟情挚爱,基于在教育事业中个人成长及价值创造的幸福追求,并从这些方面生成、建构的一种生存情怀与灵魂振奋。名师的精神力量主要包括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向“真”的力量、向“美”的力量。这种精神力量是名师所共有的人格特征,比教师职业道德更深地渗透、融通于教师的所有职业生活乃至生命历程之中。
二是精深的专业知识,包括广博深厚的文化知识、全面准确的教育知识、系统精深的专业知识。新时期名师尤其要具有组织化、系统化的专业知识体系,对专业知识的学科架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发展趋势,能做到了然于胸、稔熟于心。广博而精深的知识体系是名师的坚强支撑。
三是扎实的教学功底,包括教师必备的技能性因素(可称“硬功”,比如教学语言、操作技能等)和非技能性教学因素(可称“软功”,比如教育机智、课堂的调控能力等)。“软”“硬”之功是名师成长的核心依托和重要基石。新时期名师的闪光点尤其表现于“软功”,它是展现名师超群的教学艺术、创造性的教学能力、独树一帜的教学风格的汇聚点。
四是精湛的研究水平。教学与研究是成就名师的“双翼”。“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浮。教学是研究不竭的源头活水,研究是教学富有生命与活力的有力保障。新时期名师要具有较高的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才能把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科学地转换为科研任务,通过教育科学研究,实现对教育问题及其规律的开拓性认识和探索,从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是较强的引领能力。新时期名师要善于挖掘潜力、磨砺自身,通过带教、带学、带研等方式来传播先进的教学理念,传授精良的教学经验,指导其他教师不断地提高教育、科研水平,使自己真正成为教师群体发展的“辐射源”和引领者。
六是强烈的合作意识。名师在博采众长之中成长,应该不断地汲取同行、专家的教育教学智慧,是为“合”。
名师的成长途径
教师的成长途径是指以教师个人为能动主体,以不断强化主观进取心为目的,有意识设计的、促进自身素养和能力不断提升的学习与实践的路径、方向。笔者经过三年的探索实践,初步总结出新时期名师成长的六条途径。
(一) 专业规划——设计自我发展道路
教师的专业发展规划,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各方面、各阶段及其步骤的设想与规划,是教师对自己专业成长进行研究、定位和推进的过程,是一种理性的向往和成功的期许。例如,重庆市巴蜀幼儿园以“制定适宜的专业成长计划”为突破口,帮助名师培养对象分析自己的专业优势和不足,找准专业成长的定位,并用《名师成长手册》具体呈现专业成长计划,以“发展愿景与规划”“专业学习与展”“教育设计与实践”“教育研究与总结”“自我总结与反思”等具体项目,规范教师的行动步骤,记录教师的成长足迹,调控名师培养对象的发展方向。
(二) 专业学习——修炼深厚教育功底
新时期名师的专业学习主要包括“练功”、读书和“阅人”三种方式。
其一是“练功”,包括“四练”,即练心、练脑、练口、练笔。
“练心”,就是不断锤炼对教育教学的情感体验,保持责任心与幸福感,克服随时会产生的倦怠之心;
“练脑”,就是锤炼教育教学的创新型智慧,提升教育教学机智,使课堂交流更迅捷、更有针对性;
“练口”,就是锤炼自己的教育教学语言,使语言风格多样化、蕴含丰富化;
“练笔”,就是锤炼自己教育教学策划设计、反思总结、提炼归纳的动笔能力,让“动口”水平与“动笔”水平和谐发展。
其二是读书。阅读经典,与教育大家对话,是名师教育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基础。促使名师培养对象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其三是“阅人”,包括学习同行经验和学习专家思维。学习同行经验,指通过拜师、听课、研讨等形式,在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中学习他人的经验,汲取他人的教训,做到博采众长,扬长避短。学习专家思维,指学习和领悟专家的教育思想、研究方法、治学态度等。古人言: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而“阅人”则更进一步: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三) 教育实践——磨砺教育实践智慧
教育实践是名师生存与发展的沃土。名师教育观念的树立、教育精神的养成、教学方法的创立、教学风格的形成、教学个性的张扬、教学业绩的彰显等,都是在教育实践中,尤其是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在与教师团队的协作中完成的。
(四) 教育研究——插上腾飞的翅膀
开展教育研究是名师强劲的“腿脚”。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教师的工作就其本身的逻辑、哲学基础和创造性质来说,本来就不可能不带有研究因素。”中小学名师的教育研究主要包括课题或问题研究、典型案例研究、自我叙事研究。
(五) 总结反思——提高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度
自我总结与反思是一种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研究的自我与教学的自我在进行对话,是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的心灵沟通。总结反思的内容和视角一般包括总结经验、反思教训并前瞻设想,特别是提升经验和修正教训的前瞻设想,要善于吸取同行观点,目的步骤明确,内容措施具体。
(六) 交流展示——在历练中快速成长
名师要有名,必须要在教育界有影响、有知名度,而交流展示是提高知名度的途径之一。交流展示的主要方式有开设博客、上公开课、参加学术交流。
当然,由于上公开课、参加学术交流要受到资源分配的限制,名师培养对象往往不能自己掌控,因此进入博客、开设博客是交流教育教学经验、发表教育教学见解、彰显专业话语权的自主空间,日益受到名师培养对象的青睐,并成为拓展教师知名度的有效载体。
如何成为名师?我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不断地修炼:
一、有思想有主张
1、要养成质疑与追问的习惯
第一,对相关知识领域要有所了解,这是思想形成的知识储备。第二独立思考 ,看问题善用独特的视角,敢于质疑与追问。第三,真是对某一件事感兴趣。你只有对一个事物真正从内心关心的时候,才会用心去思考梳理别人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观点。一名师,如果不提炼总结、不应用学习、不深入思考、不实践历练,就不会形成自己的经验。
2、要提炼自己的教育主张或信条
做有思考的教师要勤于学习、善学习,不把信息当作知识,不把收藏当作学习,不把阅读当作思考,不把作掌握。通过学习,不断地丰富自已;通过思考,不断地提升自已。只有把“教育是什么”“教育为什么”想清楚了,才有可能走向“名师”。
二、有精神及学术境界
1、教师是一种职业,把职业当成事业是一种精神境界
把教师当事业的人往往心态比较平和,把成功定位为教好书,育好人,简简单单,孜孜以求。把丰富自已看得比超越别人更重要,重视细小,做好日常。备课是平凡的工作,可是,从备课中却出一个教师的境界。
2、把教师当作专业是一种学术境界
教师除了有专业知识,还应该有专业水准。比如“为什么而教”,从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看出一个教师的教学境界。
三、有实践历练
1、完善知识结构
教师有三方面的知识:一是学科性知识;二是教学性知识;三是研究性知识。
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成就名师的前提条件。
2、提高解题、品题、命题能力
解题是学习、掌握、应用的主要途径。解题讲究的是知识、方法、技巧;品题是对一个题目的评价,考虑的是角度是标准、背景、立意和解法探讨;命题是一种从无到有的创造,非常的方面有标准、立意、效度和区分度。因此,解题、品题和命题从专业的角度赤讲,它是三种不同的境界。
3、形成教学风格
名师光有熟练的教学技能还不够,还得有自已的教学风格。一名成熟教师在其课堂教学中自然流露出来的人格倾向和高频率出现的教学行为特征的总和,它是一种个性化的教学艺术。
4、写好自己的故事
教师最好的科研就是写自已的教育故事。
种花容易树人难,
不畏辛劳深钻研。
积极学习新理念,
矢志不渝乐教坛。
诸位同仁齐努力,
农村幼教开新篇!
一、名师培养的意义:
名师培养有多方面的意义:就教师自身而言,能够激发教师自身发展需求,促进教师自身内涵发展,实现教师个人人生价值;就学生而言,在名师引导下,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名师的举止风范、行为习惯,甚至兴趣爱好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极大地提高其学习效率;就学校而言,一流的名师支撑起一流的名校,一流的教育呼唤着名师辈出,名师荟萃,有利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扩大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就教师团队建设而言,培养名师就是打造团队成长的动力源,能够以点带面,以优秀个体促进教师群体,引领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最后,名师名家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领军力量,打造庞大的名师队伍,可以极大地促进我县教育的均衡发展、特色发展、内涵发展和优质发展。
二、名师培养的策略:
1.创设名师成长的环境。
名师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应该(以盟区为单位)隔江而治。我们应该成立教师发展中心,由分管业务的局长牵头,全县统一部署,统一工作,让全县名师都有一个共同的家园,找到作为名师的归属感。
扩大"名师"效应。在教育网开辟"名师"专栏,并在媒体进行"太谷名师"系列宣传,提升名师在学科教学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对名师从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工作上压担子,充分发挥名师在教学和科研上的引领辐射作用,让其有名誉、有作为、有地位。对工作能力强、取得突出成绩的名师在职称评聘上优先考虑,在评先树优上优先推荐,在选拔干部时优先使用。
2.拓宽名师培养的途径。
(1)成立名师工作室。
有人说:名师工作室是名师破茧成蝶的场所,是名师的充电器、加油站;是教师成长的孵化器,是教师成长的摇篮;是教学思想的集散场地、教学方法的交流场所、教学资源的快递中心;是教研与教学的结合体,是教学改革的试验田。奔着这样的目的,我们就在各学段、各学科,严格筛选德才兼备的导师,成立名师工作室。每名导师在全县范围内招募准名师10名左右,从四个方面进行传、帮、带。即一要带德,二要带才,三要带教,四要带研。组成以合作共赢为旨归的研究共同体,形成同伴互助,经验分享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2)成立名师顾问团。
邀请太谷县离退休的老一辈名师组成名师顾问团,定期为名师培训的各项工作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建议,甚至直接参与培训,充分发挥余热。
(3)定期举办名师论坛。
每次论坛一个主题,围绕这一主题,既有名师讲座,也有名师课堂展示、名师点评和名师交流,既有理论研究,又有实践探讨。用新理念、新思维、新形式为名师之间开展相互学习、交流、合作搭建一个成长的平台。
(4)进行小课题研究。
可采用"问题会诊"的策略,聚焦一线教学,收集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各类有价值的问题,开展专题研究。
(5)基础教育考察
有计划地组织名师到全国教育发达省、市的名校、名师课堂进行教育教学实践考察、观摩学习。让名师通过生动的实例,切实了解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学手段和职业技能,了解学科教育发展的新动态、新知识,拓宽视野,掌握先进的理论和方法。同时让名师在学习考察中进行教育教学比较、评估、反思,提高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能力。
(6)集中培训学习
与国内最好的教师培训基地建立合作关系,利用节假日集中培训名师。让名师突破地域界限,触及教育、教学最前沿的全新理念;领略的大师们的独特风采;聆听知名学者对教育教学的高端解读;开阔视野,提升自身素养。
(7)建立名师博客
博客的理念核心是分享。教师使用博客,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它可以突破空间、时间的界限,实现与本校、外校、本地、外地教育同伴的交流与合作,信息的互补性更强。建立名师博客,可以实现教师之间的及时交流、资源共享,在交流合作中促进彼此的成长。
3.建立名师管理机制。
首先要制定名师培养的相关制度。具体包括《骨干教师评选管理办法》《教学能手评选管理办法》《学科带头人评选管理办法》《名师评选管理办法》,以此规范全县各类名师的培养、选拔和管理工作,确保竞争在制度的约束下进行。使人人都明白"我应干什么,我该怎么干",充分调动"我要成长"的积极性。
其次要建立名师培养体系。建立"校级骨干教师→县教学能手→县学科带头人→县名师"培养体系。凡评选高一层次称号的教师,必须具备低一层次称号,实行梯级式上升,建立起县级名师梯队。
目的是让老师们明确这样的认识:先做学校的名师,哪怕最小的学校都应该有自己范围内引领大家共同进步的学科带头人。然后再努力做乡级名师、县级名师。而不是说,只有评上特级教师、省学科带头人、省教学能手才称得上名师。名师应该是不断成长的学科带头人,而不是一个固定的称号。
而作为城内名校,更要珍惜自己拥有的名师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组建自己的名师队伍,管理好名师,使用好名师,让"一枝独秀"变成"满园春色",为打造真正的名校奠定坚实的基础。
4.完善名师考核措施。
名师培养工程采取择优选拔、分层动态管理的考核办法。由县教师发展中心组织县级以上名师系列的评选工作。各责任单位根据管理权限,对已取得称号的教师实行动态管理,每年考核一次,不合格者,第一次警告,累计两次取消其称号。
落实"名师"待遇。被评为"名师"的,除正常绩效考核外,还享有"名师"补贴,用作教育创新和教学研究经费,为"名师"潜心教研提供支持。
打造一大批名副其实的名师,就可以造就一批名校。而有了一批名校,就会培养一大批全面发展的学生。这样,让教育真正成为太谷的靓丽名片。
新东方十大名师简介如下:
1、李哲
曾任新东方,武汉北美项目高级主任,十年英语,教育经历,学术基础深厚,曾翻译出版多部英文作品;独特的诊断式教学方法能够准确分析问题的核心,激发求知欲,使学生养成终身的思维方式。在李老师的指导下,一大批学生在海外考试中获得高分,进入世界一流大学深造。
2、周良奇
武汉新东方法恩英项目前主任、外教主任、产品经理。新东方,年度优秀教师,有丰富的雅思教学经验。他擅长为学生出国做计划。在他的任期内,他指导了100多名学生成功地进入英国的名校。我获得了许多英文奖,出版了《英文时报》,并创建了我自己的英文广播电台。
3、李钢琴
曾任外语系VIP项目主任、师范大学教育管理硕士、政法大学文学学士,赴、接受专业教学培训,获得了英语University的国际香港教师培训证书和剑桥的BEC高级证书,性情沉稳洒脱,教学严谨高效;精通语言,热爱教育。特别是考试成绩不好的学生,目标是提高个人成绩。
4、孙铁男
武汉,新东方和英前联邦项目主任2006年赴香港英语留学,2007年获得得剑桥大学教师资格证。2008年赴英国英语留学,同时在英国,剑桥大学学习成人英语语言教学证书项目操作,并在2009年得剑桥ESOL测试中心举办的全球商务英语教学大赛中获得第一名。
5、丁亮
原新东方,企事业单位培训项目经理武汉,湖北省培训协会副会长、原武大弘毅学院执行院长、原教育技术集团新东方优秀教师、原新东方教育技术集团国际游学项目金奖获得者、原新东方教育技术集团社会责任奖获得者。
6、王一珉
新东方在线考研政治培训师,十年备考经验。 曾在包括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知乎live、腾讯、网易以及全国20多城市培训学校合作讲授考研政治课程。 追求“重剑无锋,大巧不工”的复习效果;讲课中“做高堂狮吼、发哄堂妙语、出天堂效果”。
7、范猛
新东方20年功勋教师,新东方国际学校业务集团CEO,先后20年担任考研英语老师,讲授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考研规划,考研复试调剂指导等课程。范猛是当年“新东方三少侠”之一。
8、刘畅
武汉大学硕士,考研英语一93分,雅思8分,拥有剑桥大学英语教学能力证书(TKT),湖北省“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新东方集团十大品牌演讲师,教师网络人气评比全国前十,共青团中央“梦想之旅”、“相信未来”全国巡讲师,新浪WE梦工场特邀导师。
9、聂岩
天津大学硕士,数学150分满分。初试成绩排名第一成功录取。新东方第一届师王争霸赛“师王”,讲课风格幽默,极富激情,学员称其为”考研数学界沈腾“。
10、孟玉
新东方在线高级教师,主授概率统计,工学硕士。持有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证书,五年一线备考经验。新东方大学事业部优秀教师,多次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熟悉把握考研数学命题规律,善于搭建知识体系,讲课调理清晰,课堂幽默风趣。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