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诚烈没有后代,一生未婚。因为他曾在生前多次宣称,宋美龄是他的终身偶像,他仰慕宋美龄就像影迷、歌迷仰慕影星、歌星一样。
逝忆抒情散文1
踏花过尽,终是窗里窗外;繁华散尽,再多的点滴,也只是心灵深处的一丝回忆。
随风摇曳的垂柳,像个钟摆,往往复复,重复着前一秒的轮回。时光的流逝,齿轮已日渐老去,钟摆也失去了它的准性,有时候感觉像公交车一样始终重复着不变的路线。车水马龙的尘世、川流不息的人群,都在自己的世界里忙碌。活在别人的世界太久,最终还是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地,不管在世人眼中是幸福的天堂还是罪恶的炼狱,只要走过,就是唯美的天堂,有自己的轻喜悄悲,有自己的酸甜苦辣咸,有自己沾湿衣襟的汗水……
记忆的溪流淌过时光的长河。
不可紧握的时光,沙漏般轻盈,缓缓的如同阳光,总在不经意间经历了朝阳到夕阳的蜕变。岁月的长河,有太多的扑朔迷离,有太多太多的未知,还有那么多的不知所措,习惯了宿舍、教室。却忘记了风声、雨声,还有那静得只能用来回忆的夜,错落的灯光,会是那错过的前生与来世。一步,便是天堂,未踏出,亦是地平线,谁都知道幸福的国度会有种种的甜蜜,可这些东西早就丢到了脑后,已远得遥不可及。
记忆回旋在流逝的时光中,平静的湖面掀不起一阵微波。不想留恋太多如沙漏般的流金岁月。
回首往昔,已往太多太美好的记忆造就了今日莫名的伤痛,不想去触摸过去的点点与滴滴。
席幕蓉说:“友谊像花香,还是淡一点好,越淡才会越持久,越淡才会使人留恋。”真是这样吗?如若淡得变成遗忘,何来留恋?
蹉跎在流逝的岁月中,有个人虽拨动了你尘封的心,但只能守望,猛然间想起了韩诚烈,他造就了一段纯粹的爱情,而冰雪聪明的宋美龄则成就了这一多情的汉子,这二人对爱情的纯粹与纯洁,便是对这份爱情最好的救赎。
我知道了,我只能将某些东西定义为曾经,曾经的煽情已变成淡淡的一丝回忆,时光让我失去一切,也让我拥有一切。原来圆圆的地球转了一周,那个地点人来人往,既熟悉又陌生。后来的后来,才发现,没有你,我一个人依然过得很好;才发现,那些所谓的愁结,只不过是瞬间泛起的涟漪。
相濡相沫,不若相忘于江湖。
逝忆抒情散文2
四月的春风附着零零落落的雨滴,直到淅淅沥沥的小雨飘起,记忆中的童真荡漾,微风轻拂。岁月的流逝一声感慨又悄然无声。
又到了一个伤心的季节,春天,真的好美,年轻,真的很好。白了头,往往叹息岁月不饶人。年轻时,却又不懂得。
无尽的岁月中我们只是其中的一撇,百年之后便是消散,匆匆间,岁月无情的流转,又有谁知道我们曾经来过。
或说风,或说雨,却从未谈论过自己,岁月如歌,转瞬就是悲伤,转瞬就是迷茫。
回味童年,总想与天并肩,总想成为英雄,总想让别人尊重,或傻,或蠢,但那就是童真。改不了的是一片真实。
岁月啊!无情的带走我们的真。让我们去学会虚伪,学会欺骗。我有多羡慕那些孩子,可以无忧,无虑。而我呢?却只有去埋藏自己,不让任何人去发现自己。这才是真的蠢呢!可惜我回不到从前。
孩时走过的乡间小路充满着难过,也充满了快乐。会记得,那时和伙伴们的一起哭,一起笑。多么今人回味,多么珍贵。可惜我回不到从前。
又回到了故乡,看着夕阳,剩下的红光晚霞,充满了那时童年的心,还记得那时与某个女孩说,长大了,我带你去看日落,看遍全世界全部的地方的日落,可现在却不知道别人过得怎么样。越回忆,越忧伤。真想,真想回去,可惜我回不到从前。
夜晚的星空格外的美,只是一个人守着故乡的空落的破旧的屋子,难免有些孤寂。回忆那时,一把老人椅,一把蒲扇,还有年轻的父亲,坐在椅上,摇着蒲扇,在那庭院中望着星空,好不惬意,只是现在,白发已爬山双鬓,真想,真想回去,可惜我回不到从前。
光辉永远都是光辉,目光永远的有神,可是那从前,却只是从前。幻想着去如电视里一般,打遍江山,现在发现,只是凄凉。
啊啊啊!没吃早饭,饿了,算了算,该吃午饭了吧!饿着也要写下这篇文章。
逝忆抒情散文3
四月初,淡淡的春风拂面而来,漫步在淡黄色的灯光下,看着旁边不知名的野花,心里有着丝丝的怅惘。一步步走进人群,望着周围杂沓的人们,听着人们的喧闹声,心底却涌出了一股思念。曾经,我也曾与某人介入过这样的环境,如今,却只剩我一人流走于这凌乱的场所。此时,身后传来了一连串银铃般的熟悉笑声,回身望去,身后空无一人,原来一切不过是在我的遐想中。
花落花开,往昔的似水流年,于辗转反侧之间,仿佛一切就在眼前。春意寒风,醉忆伊人,若,人生只是初见,即使是独自走在这纷乱的城市了,也将无一丝惆怅。然而,若人生只是初见,不如不见。
回首相望,风景不曾变过,变的只是时间,是你我。
那些已逝的故事,那些走过的路,经历过的激情,将在流年中永恒的存在,也会在你我心底慢慢地消逝。或许,遗忘与怀念都是一样的,都是那场叫做青春的岁月中青涩,单纯,以及美好的回忆。
有些事物,一旦错过了就再也找不到曾经的感觉。
有些人们,一旦失去了就只能成为人生中的过客。
有些年华,一旦走过了就只能回忆那逝去的流年。
逝去的时光犹如流淌中的溪水,只会越流越远。曾经青涩的情感,如今回忆起是那么地美好,那么地幸福,然而,即使只是这样简单的幸福也将也慢慢的淡忘,直至消失。
深夜,微凉的春风携带着淡淡的情愫,静下心来仔细的聆听,那清风,仿佛在倾诉着自己对春天的爱意。时光在指缝中流逝,再次回首,或许已是千百世地轮回了。
回忆,就像一杯不加糖的苦咖啡,首先感觉到的是苦涩,而后,淡淡的咖啡香,丝丝的甘甜才会到来,而我,正是在这苦涩过后的甘甜中沉醉着。
悲伤依旧被吹奏着,街灯照亮了子夜的街角,想在夜半时分中书画着你的容颜,怎奈,不忍以此粗陋的画技来刻画你的容颜,唯有将那神态埋于心底。
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你我会再次相逢于风花雪月中,然而,即使再次相遇,我们也只会淡淡的打声招呼,亦或是如陌生人般地檫肩而过。
如今,我只能努力地留住记忆,静候来年花开时,于天堂的另一端回忆你的容颜,然后将其刻画在不巧的岩石上,等待下一个轮回回到此处时,或许那一世我也会想起今世刻在灵魂中的容颜。
春风袭,回忆逝,千世轮回亦难忘,不巧红颜在心中。
逝忆抒情散文4
公司同事大喜,应邀到他乡下参加婚礼。时值初冬,气节小雪刚过,南粤的气温却停留在秋季,非寒非热且天高清朗,是那样的惬意。
车子在市区开了半个小时终于上了高速。离开市区,人一下子变得轻松了起来。或许是视野开阔了,天变得更高,而心则渐宽;又或许是空气清新了,原有的那些压抑已随风飘散。
青山绿树在后移,进入清远地界已是下午四点来钟。绿的树、枯黄的小草、西下的太阳,正懒洋洋的走向山后的家。初冬的黄昏有点凄美。
沿途田间的稻谷已收割完毕,遗下一簇簇短短的稻杆头,田野是那样的空阔!
风轻无语,金晖斜照,田野上是那样的安静、祥和。耕牛在悠然的吃着稻草;遗落在田间的稻谷,这里成了鸡群的乐土···
田边的村庄,屋顶上已飘起娄娄炊烟,有道是农闲日短晚饭早。乳白的炊烟,做饭的炉灶一定是在烧稻杆草,我仿佛也闻到了燃烧稻杆草的香味、听到了燃烧稻杆草噼噼啪啪的欢呼声。也许,这是一种幻觉,是儿时农村生活的记忆。
夕阳下,此时对我而言,这些记忆离我是那样的近、那样的亲切,如是记忆深处里的那一处世外桃源。
在村子的东头,有一口藕塘,藕塘里东歪西倒的残枝枯叶,在黄昏里显得凄凉。残缺的美更能令人感慨心动!
虽然现在藕塘一片败落,但我能想象在盛夏时它的繁荣···婀娜的莲姿应风起舞,醉人的花香沁心入肺,还有那含苞待放的花蕾尖尖上的蜻蜓,随风摇曳于碧波之巅,流连忘返···
很快,此处风景已被汽车远远抛在后面,消失于视线。接踵而来的是一股莫名的失落。
人生之旅也是如斯吧,岁月匆匆,经历很多,有喜悦、有悲伤,有憧憬、有失落,最后能留在记忆里的只有曾经的一些伤痛与一些甜蜜,其余都会随岁月河流飘远、淡忘!
逝忆抒情散文5
时光清浅,那些过往的碎片终究散落在岁月的流年里,写满了一段段痛与温暖并存的片段,记忆却似模糊又那么的清晰。
——题记
总是静不下心来写一篇完整的文字,今夜拿起笔来却很茫然,无从下笔。脑海一片空白,没有任何文字与词汇,刚掠过的题目却无法勾起书写的欲望,只好将所有的心境捻捏成线,又不知如何编织如何梳理。
夜静漫长,灯被调得很暗,但不想把那最后的一丝光亮关掉,一束微光,会让自己感觉到温暖,透过暖红色的光线感觉到空气在凝集。此刻指尖会游走于键盘,于是开始脑海中会刻画出许多优美的画面,当所有的心思与境遇开始贯穿于指尖的时候,才知道有时候大脑会比指尖慢了半拍。那啪啪的节奏,仿佛是生命的轨迹,在空间无限延伸。在这寒冷的午夜,没有自己想象得那么沉寂与幽怨,茫茫人海,有很多与我们擦肩而过;悠悠世事,有很多已成过眼云烟。回头望去,却无法寻找到最初的路径,寒霜冰冻了所有的色彩。景致下不同的场景,不停地转换着,很多时候,太多的风景,与我失之交臂,那淡淡的色彩总会不经意间在脑海中悄然划过。而时间总是如沙子从指缝间流走,那丝丝缕缕的缠绵记忆。这一幕幕情景,总会瞬间触动我的心弦,捻成段段诗词,竟也是一种温暖的情愫,岁月总会带走太多的美好。
打开记忆,生活中那些快乐的往事,以及那些不敢触及的伤痛,都会在寂寞中扑面而来那流年蹉跎,多少往事,消瘦在无法唤醒的回忆中,叫人魂牵梦萦,尊前眉峰,皱纹越深,都随着时光消逝而渐趋的憔悴,这种对景慨叹的伤怀,时常凝结堆砌。那些所谓被遗忘的时光,那曾缠绵绕指的温柔,这一刻挥散在空中
独自徘徊在这红尘的人生道路上,回顾过去,总有一些记忆可以留下来,也有一些会逝去的。步入不惑之年,感触颇多,回忆与守望,掀开了梦的清晰。回眸流水的时光里,总会留有太多的痕迹。时光轻涂着一首无言的诗,那记忆的门楣,总会在不经意间被轻轻涂抹在信笺上,那些匆然的过往总会随夜的清幽悄悄叩响记忆的闸门。
多想能酝酿一种氛围,摈除杂念,在晨露微醺的清晨,捧一本书,在种满鲜花的院子里,静静地读。有小鸟的鸣叫声在耳边配乐。雾色染窗,柔思满怀。那些生命中的过往,如一朵菊花,在寒露的浸染下,散发着清新的芬芳,轻轻掠过指尖,润泽着思绪,一切美丽的过往瞬间凝固成画,那深深浅浅的记忆,随枯叶地滑落飘然而至。
我多想摈除杂念,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写些文字孤芳自赏。在月光浅浅的夜晚,静坐屏前,把每天悲喜交加的日子,串成一篇篇文字。记录一段段心路历程。我更希望在这幽静的冬夜,品一杯香茗,听一首曲,指尖微动,记录下多少逝去年华,一个人漫无目的的游荡,各色文字与优美的旋律,装点着整个心情,心思如小溪般缓缓前行,柔浅而富有激情。最令人难以释怀的是那些已成为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白云与蓝天的不离不弃,有绿叶对根的情意,有天与地保持着距离的默默关注、静静守护正是这些生命中的亮点,才会缱绻着流年。今夜虽有些寒冷,竟也如此的温馨。此时才会让自己觉得真实,没有一丝的虚伪与做作。
时间随日历的逐渐变薄而轻轻划过,或许只有在人生的道路上经历过蜕变,才能更深刻地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往事不眠,聆听那被岁月荒芜的记忆往事,还有曾经的美好年华,将笑脸给了岁月,给了自然,给了无奈,早己把自己沉淀在生活里去了。随着易老的年华,落笔无实,满目苍茫。那些深沉的回忆,如流萤划破夜色一般,终归还是一去不复返。岁月带走的不仅仅是所有的曾经,很多东西被冰冻成永恒的定格。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快乐,当喧嚣散尽,繁华已逝,心底深处的莫名怅然飘忽而至。很多时候想,无论是快乐还是幸福,那只是自己的一种心境,又有谁能知道谁心底的落寂。
人生就是在行走中,一半伤心,一半领悟。有一句话游走在心间,想说时发现为时已晚。兜兜转转,充实,遗憾。翻阅着时间留下的日记,那一分一秒的流逝,或许人生就是在这一分一秒中走过,从生到死,从默默无闻到惊涛骇浪,从满世的繁华到悄然的落幕。如果说人生真的如一场梦,一首歌,一段曲,那是不是我们真的可以学会从容与淡然。如果说生命是一场旅程,那时间一定是陪你旅行的智者,无论是一帆风顺还是一路挫折都会让自己从中得到经验与教训,从最初的冲动到冷静与平和,从开始的梦想到最后的现实。
残酷的现实在岁月中不停地辗转,在生命里不断地和积累。如水的岁月漫过光阴的痕迹,那些远处的曾经浅淡的素笺填满所有的过往,流动着一种暖暖的记忆。与时间行走,我们都是岁月的旅客,用眼睛深望着风景,用心记取着飘零的沉香。徘徊在光阴的渡口,追忆着那些曾经美丽的时光。随诗行游走于内心深处的小巷,那淡淡的思,浅浅的伤,与灵魂纠缠,分享着所有快乐的时光逝去的岁月,不管往事是欢颜或心碎着落幕,我都不会怨恨。时光中的一段过往,难敌一段光阴的流逝。生命的长河里,欢喜着,多愁着都是述说着生活,淡看岁月过往,将过往中的美好聚在红尘中,温暖着我未来的岁月。即便是我能淡看世俗,过往指尖描摹快乐,但也无法掩盖岁月的年轮与时光的沧桑断章。那不容细细翻阅的片段与笑对岁月如烟的往事,随着时光的年轮悄然流逝。
站在时光的路口,希望有所领悟。回首曾经的岁月,几多沧海桑田。那些远去的记忆逐渐模,那种感觉竟是如此的温暖,留下太多的.美好。随着时光的推移,开始喜欢用文字书写内心深处的那份爱与安暖,喜欢用指尖记录下内心深处的那份感恩与祝福。喜欢用心灵与文字与朋友交流,闭上眼睛细细回味每一刻的美好,即使偶有残缺或遗憾,是不是那也是对人生的一种体验?那柔浅的色彩,犀利的笔触在这样的一个冬夜里相遇。岁月轮回,是千古不变的永恒。一袭婉叹透过门的缝隙,飘上我的指尖,那回眸的清浅,锁不住飘至的记忆。那薄如羽翼的记忆,随岁月的流逝,被自己轻嵌时光的画册,斑痕累累,渗透出一笔一画的功力,一季的流年,书写下落寂的感伤。岁月如沙,指间过往,时间把所有的停留,都让我们在经历中读懂,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在流年日深的回忆中,在岁月的风景里,那一段又一段的记忆,被指尖轻轻展开。静静回望,那些温暖墨香嵌入时光的画卷,却是记忆中成为最美好的回忆。
逝忆抒情散文6
随着社会现代化的飞跃发展,儿时初见的故乡“原始”乡情偶或被大多人渐渐淡忘,有些几乎没了历史的印痕。前些时日,我有机会到了湖南资兴市五岭农耕文明博物馆,在那里我看到了久违不见的儿时印象,潜藏的的乡愁记忆忽然被唤醒,强意识里我很想写点什么,拟为后人记下些故乡乡事、乡情、乡愁的历史碎片纪录,留住渐渐逝去的乡愁记忆……让年轻人悟历史,学感恩;让年长者忆岁月,释乡愁。
人常说,故土难离。离开故乡几十年后,我愈来愈感到乡情难以割舍。故乡地处湘南,位居美丽的江南鱼米之乡。这里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这里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然而,自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正在渐行渐远,人们,也在不经意之间不再去拾渐渐逝去的乡愁记忆。
有一种心情只属于游子,没有离开的人不会明白,等待重逢的时间有多久,对故乡的期待就有多深。
然而,迁徙却如同无法阻挡的历史洪流,正粗线条地推移全球亿万人口从乡村走向城市。又是一年“回乡季”,游子对乡情的回望、对归宿的疑惑,都是在对农耕社会向工业社会转身的审视。
近乡情更怯,怯的不仅是物变,更是人非。一位媒体工作者描绘着新的农村:打麻将的多了,种地的少了,文化出现断层,精神信仰丢失,“穷不丢书富不丢猪”的传统被抛弃……
印象中的故乡乡情是浓浓的,虽然记忆不是很全面,但有些经过了历史的镌刻就很真切。
“近40年来,好些乡事、乡情已渐渐从农村消失了,再不注意记录并保存,我们的后人会看不到这些东西的。”三叔公曾对我说。
岌岌可危,我心痛啊,有些历史的真迹!是啊,我今天竟然是那么强意识感到,我们不能让后人看不见这些……
我先说说现在已经不复存在的一些农事。
我小时候看到过人拉犁犁田,尽管是偶见,却是实实在在见证过。拉犁,不是有牛吗?也许有人会说。殊不知当时历史条件有限。说到这,我头脑里马上浮现出一幅画面,烈日当头,一名老农犁架背在身上,他只管出力拉犁。另一头犁架顶在第二个人肩上,他不但要出力,还要扶犁。扶犁的一定要是老手,否则犁头浅了效果不好,深了又拉不动。最重要的一点是,两人步伐必须一致。两人背着绳子顶着太阳在齐膝盖深的水田里拉犁整田,脸上的表情显得很疲劳和冷漠……想想四五十年代出生的的男儿,估摸部分人有这样的经历,也不会忘记这样的经历。
我小时候还看到过打禾桶。打禾桶最好是壮劳力,有条件的话,每人配一个“小劳力”捡禾,负责递送。打禾人两手搂稻禾,扬至肩头,向下朝桶板用力摔打,掼一下,抖动一下,稻粒便落进桶里,你起我落,嘭嘭作响,渐渐地,禾桶角垒起几个小谷堆,待桶里落满黄沉沉的稻粒,挑稻人立即畚起,担到晒场。打禾人这才休息片刻,掏出干瘪的卷烟吸起来。这样的场景我看得很少,后来脚踩打稻机、电动打稻机渐渐发展并取代了打禾桶。
我小时候还看到过打碓臼。碓臼的功用一般是用来舂数量不大的糙米、杂粮、米粉和面粉,还兼带着打糍粑。现在随着社会的进步,碓臼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但是,我们那个年代美好的记忆,永不会消退。
然后我说说我自己曾体会过的劳作经历。
对农村人而言,天下只有两件最苦的事,一是双抢,一是杀柴。相信能过得这两关的农家孩子也就没有挺不过的劳累了。
首先说双抢。每年最炎热的七月中旬到月底,是南方最潮湿闷热的抢收早稻,抢插晚稻季节。上世纪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在农村,双抢是件大事。下至七八岁的孩子,上到六七十岁的老人家,都要参与这项重要的农事。其场面挥汗如雨,热火朝天,早出晚归。
集体化时双抢要半个多月,完成“双抢”过“八一”。分田到户时一户人家从收完稻到插下秧,一般是3到5天。这段时间,累是难免的,因为中间还有杀柴,守夜谷,放夜水,灌园水,挑家肥等等事必须要做。
大集体的时候,对哨声后未能及时出工的,早退的,未完成任务的是要扣工分的,那时,按工分配。双抢时管得更严。农业学大寨,干劲冲天,但也有出工不出力的。我是六十年代中期生的,因为后来外出读书,生产队定的最高底分是三分五。
双抢累归累,但却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看到田野的希望和闻到新鲜空气及土地禾苗的香。这一切都给所有的感官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
如今夏天到来,又会勾起我对那时夏天的记忆:几乎全都是双抢往事和对劳作、土地、老家的怀念。我真羡慕现在农村人的悠闲,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劳作强度大大降低。昔日刻骨铭心的双抢之苦还像昨天的事,但已远去。当年盛夏田野的蝉鸣鸟叫时劳作反成了几分诗意风景的回味。
然后说杀柴(就是上山砍柴)。
小时候,故乡没有煤,更不说煤气、燃气了,有的只是稻草和茅柴。那时的农村,生活非常清苦,许多同我年纪差不多的孩子,有些甚至比我小很多的,都上山去杀过柴了。
我们的村庄,没有山,只有田野。所以到山里去杀柴,需走平路约20多华里,才到山的边缘。而平地地区,人烟稠密,所以靠平地处的山上,根本没柴可杀。要再从山涧小路进入山的腹地月6华里以上,才有柴可杀。一天来回至少要走30里路以上,且三分之一是山路,时间是很紧张的,中饭也需带到山上去吃。记得有一次,我与邻家一小哥去砍柴,到天黑了,还不见回家,结果家里派人进山去寻找了。
杀柴这样的事我是经历得少些,但刻骨铭心。特别是第一次上山杀柴的事的记忆,陪伴着我的一生。回想起来,当时整件事的过程、情景历历在目。
印象中,我童年还有深刻记忆的是放牛(我们那称作看牛)。小时候,我父亲因是国家干部,在外工作。在人家眼里,我们做子女的是当时“仕属户”受照顾的,但农村童年的寂寞和苦恼成为我深深的记忆。为了少听话,少受排挤,我从六岁起就开始给生产队“看牛”,帮妈妈拿点工分。这一“看”不要紧,一直“看”到了14岁……这阶段的记忆是深刻的,我一共放过七头牛,有的还有了深切的感情。我们那没有山,没有草原,田野中都是稻,放牛要牵着紧随,否则牛“吃了禾”或“吃了田埂上的豆”会被骂的。特别难的是,我读初中了,上课要赶到六、七华里以外的地方,牛没吃饱生产队上的人是不准我去上学的……
最后聊聊乡愁记忆中难忘的乡味。
一说尝新。说起尝新吃新大米,最难忘的是当年在农村地道的感觉。那时的人没有油水,所以几乎家家粮食不够吃。虽然是稻米产区,但过了春天,就没有米可吃了。好在政府有些返销粮,能够掺合自济度命。那时的反销粮数量不多,更多的是自种红薯和其他什么的。好多人饥肠辘辘,饿得一个个面黄肌瘦,蔫头耷脑的。所以人们就盼着收割新稻。盼啊盼,盼着田里的稻子泛黄,盼着早点能吃顿新大米饭。
那时新稻刚熟,生产队都是先割点稻子打出来,给每人分个二三斤,改善改善伙食,秋后才能分粮。印象中,新稻米那是真香啊。做出来的大米饭是乳白色的,米粒上好像涂了油脂,都不沾饭碗。那饭一开锅满屋就充满了香气,吃在嘴里肉头头的,清香可口,什么菜也不用就就能吃几碗。大小伙子一顿没有一斤米绝对不够吃。吃完饭人的精神头都不一样,腰也挺起来了,脚步也快了,干起活来特别来劲。休息时小青年还能聚到一起掰掰腕子摔摔跤。记得尝新的时候,家里条件好的还能买点肉,没条件的用茄子就饭,其中用茄子把头充当现在的鸡腿那也是自觉美味极了。现在想想粮食是不缺了,大米也可以可劲吃。但再也吃不到那个味儿了。
二说过年。“大人望莳田,小孩盼过年”。过年了,浓浓的喜庆,敲窗而入。年后的心情如飘过脸颊的空气,如辗过历史的木辄,深深浅浅。
小时候,过年是纯纯的期盼。可以美美地大饱美食;可以穿漂亮的新衣服;可以把爸爸妈妈压在床头崭新的压岁钱打开数了又数;可以牵着爸妈的衣襟走访亲友,赚得满满的糖果和满满的赞誉;可以和姐姐、妹妹收集很多漂亮的玻璃糖纸折成各种模样的花朵,串起来挂在床前做自己的一帘幽梦;可以跟弟弟一起玩放鞭炮……面对如此简单实在的得到,过年的心情期待而欢喜。
长大后,过年揉进了思念的味道,尽管是淡淡的,我还是会找个安静的时刻,在日记里记下自己一点点小心情。抑或,独自守在窗前,许下自己新一年不大的愿望。
如今,过年成为一种意义。过年是为了和父母团聚,释放久违的思念;过年是为了向小辈们看看生活中的色彩,带给他们喜悦;过年是为了一次次寻回自己的归属感。于是又明白了,无论是什么样的心情,我们还是需要过年,需要一年中有这样特定的日子,能够让我们袒露出孩童一般的快乐,表达积压已久的情怀。过年,与其说是一种节日,还不如说是心情的释放,它藏在时间的某处,等着你和它相遇。所以,无论人们怎么评判它,我们还是需要过年!
还有很多,如此的乡味,那么特别,有了深深体味,让人永生难忘……
席慕容说过:“故乡的歌是一只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别离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从不老去。”社会发展,时事变迁,历史终得远去。割舍不下乡情,可能留住渐渐逝去的乡愁记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那么多的乡事、乡情怎么可能轻易忘却?我期待,留住乡愁,守住古朴是故乡这片土地上的后人们在穿越了历史的长河后,依然能秉承和坚守的一种精神理念!
韩诚烈,湖北人,黄埔学生,此人是蒋介石的猛将, 敢在蒋介石面前表白宋美龄, 并为她孤守终生。
1931年仲春的一天,韩诚烈作为南京黄埔军校本部一名学员的他,按照上级命令排好了方队,等待蒋介石来检阅。当蒋介石偕夫人宋美龄出现时,场上一阵沸腾。
当检阅到韩诚烈时,看到美丽大方的宋美龄,他觉得心中一股热血直往上翻涌,竟情不自禁大跨一步上前,在众目睽睽之下,拉住了宋美龄那白皙温软的纤纤玉于。猝不及防的宋美龄既羞又怒,蒋介石也倍感尴尬,两人草草结束视察,拂袖而去。
他曾像宋美龄认真而诚恳地说:“夫人太美了……”宋美龄闻言愕然: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世间纵有千罪万罪,“慕爱”是无罪的呀!
宋美龄原谅了韩诚烈的莽撞,还像姐姐一样与他谈心。又亲自下厨为他做好晚餐,并亲自打电话给黄埔军校本部长官,责令其不得为难于他。晚餐后,宋美龄还用钢琴为他演奏一支小夜曲:《春天的梦》,并赠英产镀金全钢手表一块,礼送他乘着雪弗莱轿车回校。
在检阅场上,韩诚烈只是惊羡宋美龄的美丽,而那以后,他更是被她的人品、修养所折服了。
有人说他幸运地缠绕上了一根好裙带。因为同窗们还在排连级的职位上苦苦煎熬时,他已升任为团长。当那些人好不容易升迁到营长、团长的位置时,他已是一位中将师长了。
宋美龄也总是不遮不掩地关心着他,她把他调到了自己的身边。她公开的理由是,在抵御日军的太行山战役中,他立了大功。是的,太行山一战,已升任师长的他,不仅布署周密,指挥得当,而且在紧要关头,能身先士卒,奋勇杀敌。由此他声威大振。
宋美龄对他关怀备至。也许正是这种心在咫尺,可身隔天涯的景况,让他的心更加破碎不堪。本来在仕途上可以飞黄腾达的他,却选择了离开。1947年,他脱下将服,去了美国,做了一名商人。
2005年元月2日,韩诚烈病逝,享年97岁。终身未婚的他临终前说:尘世间芸芸众生的生活方式和理念都不可能完全一样,他能理解别人,也希望别人能理解他。
扩展资料:
宋美龄两次去美国时,都专门去看过韩诚烈,早在上世纪50年代,在迈阿密经商的他已拥有百万身家,她见他不停只身,家里云云冷静,问他为何不授室生于。没想到,韩诚烈将本身几十年来搜集的有关她的全部图片与资料拿给他看,然后痴痴地望着她,答非所问地转移话题。
宋美龄百感交集,苦口婆心地劝他,人生苦短,不要再“犯傻”了,赶快立室立业,享受天伦之乐。
不是全部的爱的花朵,都可以在阳光下绽放,很多爱末了只能弃捐在心中,一任本身独自去灌溉,这段柏拉图之恋对付韩诚烈来说,他从没悔恨悟,由于那样的爱,更崇高更优美也更永恒,值得用一生去痴情保卫!一生痴守不言悔
行为不妥。韩诚烈是湖北人,生于1908年,后来考入了黄埔军校,1931年7月,韩诚烈从黄埔军校毕业。在检阅时,韩诚烈当着学员和蒋介石的面对宋美龄表达了爱意,很是不妥。
韩成烈(1943~1978) 出生于复县安波村(今属大连市普兰店区安波街道)。上高小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52年7月,高小毕业后考入新金县地方干校,翌年1月,干校转为辽宁省第九期公安干校,毕业后被分配到辽阳市公安局白塔派出所当民警。1975年,他完成带队任务,又回到市公安局技侦处工作。他干一行,爱一行,服从分配,组织纪律性很强,表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品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